朱砂研究简史
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1 朱砂的名称 | 第7-8页 |
2 朱砂的产地 | 第8-9页 |
3 朱砂的基原、分类与真伪鉴别 | 第9-11页 |
·朱砂的基原、分类 | 第9-10页 |
·朱砂的真伪鉴别 | 第10-11页 |
4 朱砂的性味与功效 | 第11-14页 |
·气味、升降浮沉、毒性 | 第12-13页 |
·归经 | 第13-14页 |
5 临床应用的历史演变 | 第14-26页 |
·先秦时期 | 第15-16页 |
·秦汉魏晋南北朝 | 第16-17页 |
·唐代 | 第17-20页 |
·宋代 | 第20-21页 |
·金元时期 | 第21页 |
·明代 | 第21-24页 |
·清代 | 第24-26页 |
6 朱砂的毒性 | 第26-29页 |
·朱砂毒性的历史沿革 | 第26-28页 |
·应用禁忌 | 第28-29页 |
7 炮制、加工 | 第29-31页 |
·水飞与球磨 | 第29-30页 |
·拌衣与染衣 | 第30-31页 |
·研磨与铝器 | 第31页 |
8 朱砂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31-38页 |
·现代药理研究 | 第31-32页 |
·现代毒理研究 | 第32-36页 |
·不良反应 | 第36页 |
·关于朱砂的国际认可问题 | 第36-38页 |
9 讨论 | 第38-43页 |
·关于朱砂的功用 | 第38-39页 |
·关于朱砂的毒性 | 第39页 |
·现代药理研究的启示 | 第39-41页 |
·药材监管与中药质量 | 第41页 |
·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修养与用药安全 | 第41页 |
·含量监测标准建立与中医药走向国际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引用文献 | 第45-50页 |
参阅文献 | 第50-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9页 |
个人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