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电化学传感界面的构建和调控 | 第12-17页 |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电化学界面 | 第12-14页 |
·基于纳米电极的电化学界面 | 第14-16页 |
·基于DNA纳米技术的电化学界面 | 第16-17页 |
·电化学DNA传感器的探针固定技术 | 第17-19页 |
·电化学DNA传感器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19-24页 |
·基于酶催化放大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19-20页 |
·基于纳米材料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20-22页 |
·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CR)的信号放大 | 第22-24页 |
·基于Ru(III)/Fe(III)的电化学催化放大技术 | 第24页 |
·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应用 | 第24-27页 |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针尖电极检测miRNA的电化学传感器 | 第28-39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9页 |
·仪器和装置 | 第29页 |
·金纳米针尖电极的制备 | 第29-30页 |
·金纳米针尖电极的表征 | 第30-31页 |
·金纳米针尖电极上修饰DNA探针以及目标mi RNA-141的检测 | 第31页 |
·电化学检测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体系设计和实验原理 | 第31-32页 |
·金纳米针尖电极的表征 | 第32-33页 |
·金纳米针尖电极上的组装过程 | 第33-34页 |
·不同传感策略的比较 | 第34-35页 |
·DNA密度依赖的电催化现象研究 | 第35-36页 |
·miRNA-141检测探索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基于塔尖DNA四面体引物检测端粒酶活性的电化学传感器 | 第39-50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TSP和STTS的组装 | 第41页 |
·金电极表面的端粒引物修饰 | 第41页 |
·端粒酶提取 | 第41页 |
·端粒酶延伸 | 第41-42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EIS) | 第42页 |
·端粒酶活性的电化学检测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实验原理和体系设计 | 第42-43页 |
·交流阻抗分析 | 第43-45页 |
·不同传感策略的比较 | 第45页 |
·端粒酶延伸时间优化 | 第45-46页 |
·端粒酶的电化学分析 | 第46-48页 |
·不同细胞株的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纳米结构探针检测细菌基因组DNA的电化学传感器 | 第50-60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DNA四面体纳米结构的生物传感表面构建 | 第52页 |
·细菌的培养和PCR扩增 | 第52页 |
·电化学检测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四面体探针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原理 | 第53页 |
·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 | 第53-55页 |
·不同HRP的比较 | 第55页 |
·杂交溶液中盐浓度优化 | 第55-56页 |
·信号探针浓度的优化 | 第56-57页 |
·传感器的灵敏度 | 第57-58页 |
·检测大肠杆菌基因PCR扩增后的产物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