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0页 |
·棉花种质资源概述 | 第9-10页 |
·棉花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栽培棉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多样性 | 第11页 |
·棉花种质资源DNA水平上的多样性 | 第11-12页 |
·棉花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核心种质的概念和特征 | 第13-19页 |
·构建核心种质的基本步驟 | 第14-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海岛棉资源群体表型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0-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性状调查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结果分析 | 第23-39页 |
·海岛棉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 第23-25页 |
·不同来源海岛棉之间各性状分析 | 第25-33页 |
·不同年份间各性状的差异比较 | 第33-36页 |
·海岛棉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 | 第36-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海岛棉表型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 第41-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试验设计 | 第41页 |
·性状调查方法 | 第41页 |
·数据分析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3页 |
·海岛棉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第42-45页 |
·海岛棉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第45-48页 |
·海岛棉表型性状相关分析 | 第48-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海岛棉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研究 | 第57-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材料 | 第57页 |
·性状调查方法 | 第57页 |
·核心种质构建方法 | 第57-58页 |
·核心种质的评价方法 | 第58-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不同取样方法构建核心种质的遗传参数的比较 | 第59-61页 |
·不同遗传距离构建核心种质遗传参数的评价 | 第61-62页 |
·不同聚类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遗传参数比较 | 第62-63页 |
·不同取样比例构建核心种质遗传参数的比较 | 第63-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海岛棉核心种质的构建与确认 | 第67-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68页 |
·材料与数据 | 第67页 |
·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 第67页 |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 第67页 |
·核心种质的评价 | 第67-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5页 |
·海岛棉核心种质的建立 | 第68-69页 |
·海岛棉核心种质和原种质的遗传参数比较 | 第69-70页 |
·原种质与核心种质各性状的均值、方差、变异系数和极差的比较 | 第70-71页 |
·核心种质和原种质性状间相关系数的P值比较 | 第71-73页 |
·原种质与核心种质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 | 第73-75页 |
·讨论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核心种质的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评价 | 第77-8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7-78页 |
·结果分析 | 第78-85页 |
·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 | 第78-79页 |
·43份海岛棉核心种质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第79-83页 |
·43份海岛棉核心种质SSR标记聚类分析 | 第83-84页 |
·43份海岛棉核心种质SSR标记分子聚类与田间表型性状聚类结果的比较 | 第84-85页 |
·讨论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6页 |
附表 | 第96-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