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 2 相关概念的介绍 | 第18-29页 |
| ·信息服务 | 第18-19页 |
| ·信息服务的含义 | 第18页 |
| ·信息服务的特征 | 第18-19页 |
| ·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 | 第19-21页 |
|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 | 第21-26页 |
| ·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 ·政务微信与其他几种政务平台的区别 | 第24-26页 |
| ·服务质量评价 | 第26-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3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 第29-39页 |
|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概述 | 第29-31页 |
|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特点 | 第31-33页 |
| ·信息服务指向性强 | 第31页 |
| ·信息服务私密性好 | 第31-32页 |
| ·信息不易沉没 | 第32页 |
| ·信息服务具有亲民性 | 第32-33页 |
|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方式 | 第33-38页 |
| ·主动的信息推送服务 | 第33-34页 |
| ·个性化信息查询服务 | 第34-36页 |
| ·交互式信息服务 | 第36-37页 |
| ·跨平台的信息服务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4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质量评价 | 第39-44页 |
| ·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 第39-40页 |
| ·网站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 第39页 |
| ·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 第39-40页 |
| ·构建模型 | 第40-43页 |
| ·设计原则 | 第40-41页 |
| ·量表结构 | 第41-42页 |
| ·问卷设计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5 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 | 第44-54页 |
| ·调查问卷说明 | 第44页 |
| ·用户信息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5-48页 |
| ·问卷信度分析 | 第45-46页 |
| ·问卷效度分析 | 第46-48页 |
| ·感受与期望的信息服务质量 | 第48-51页 |
| ·实际感受和理想期望的差距分析 | 第48-50页 |
| ·信息服务质量的权重确定 | 第50-51页 |
| ·问卷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 ·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结果 | 第51-52页 |
| ·各评价维度的信息服务质量分析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6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提升策略 | 第54-59页 |
| ·增强互动能力,缩小移情性差距 | 第54-55页 |
| ·加强监督监管措施,缩小安全性差距 | 第55页 |
| ·扩大宣传力度,缩小可获取性差距 | 第55-56页 |
| ·提高信息质量,缩小信息内容差距 | 第56-57页 |
| ·提高人性化程度,缩小易用性差距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附录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