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小麦胚芽研究概况 | 第8页 |
·麦胚蛋白研究概况 | 第8-14页 |
·麦胚蛋白提取方法概述 | 第9-11页 |
·碱溶酸沉法 | 第9-10页 |
·超声波提取方法 | 第10页 |
·反胶束萃取技术 | 第10-11页 |
·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小麦胚芽中麦胚蛋白的提取研究 | 第16-2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6-17页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实验试剂 | 第16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16-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小麦胚芽蛋白提取工艺流程图 | 第17页 |
·脱脂小麦胚芽蛋白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 第17-18页 |
·蛋白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18页 |
·测定方法——小麦胚芽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4页 |
·酪蛋白标准曲线 | 第18-19页 |
·试验因素对小麦胚芽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小麦胚芽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0-24页 |
·回归模型的验证试验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麦胚抗氧化肽酶解条件优化的研究 | 第26-37页 |
·材料及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麦胚蛋白的制备 | 第27页 |
·麦胚蛋白水解物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 第27-28页 |
·水解度的测定(degree of hydrolysis, DH) | 第28页 |
·蛋白溶解度的测定 | 第28页 |
·大豆卵磷脂脂质氧化体系的制备 | 第28页 |
·TBARS 值的测定 | 第28-29页 |
·统计分析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不同酶对麦胚蛋白水解物的水解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不同水解温度对麦胚蛋白水解物水解度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1-33页 |
·不同水解pH 对麦胚蛋白水解物的水解度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麦胚蛋白水解物抗氧化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 第37-46页 |
·材料及仪器 | 第37-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7-38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麦胚蛋白的制备 | 第38页 |
·麦胚蛋白水解物的制备 | 第38页 |
·水解度的测定(degree of hydrolysis, DH) | 第38-39页 |
·大豆卵磷脂脂质氧化体系的制备 | 第39页 |
·TBARS 值的测定 | 第39页 |
·POV 值的测定 | 第39-40页 |
·Cu2+螯合能力 | 第40页 |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40页 |
·统计分析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不同浓度麦胚蛋白水解物的水解度 | 第40-41页 |
·不同浓度麦胚蛋白水解物对Liposome 脂质氧化体系的抑制能力 | 第41-42页 |
·POV 值的测定 | 第42页 |
·Cu2+螯合能力 | 第42-43页 |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43-44页 |
·麦胚蛋白抗氧化活性机制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创新点 | 第46页 |
·研究建议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