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甲醚的性质及应用 | 第9-11页 |
·二甲醚的性质 | 第9-10页 |
·二甲醚的应用 | 第10-11页 |
·二甲醚的制备 | 第11-14页 |
·两步法制备合成二甲醚 | 第12-13页 |
·一步法制备合成二甲醚 | 第13-14页 |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热力学研究 | 第14-15页 |
·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 | 第15-16页 |
·非晶态材料 | 第16-18页 |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第16-17页 |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改性 | 第17-18页 |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应用 | 第18页 |
·本论文设想及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论文设想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0-24页 |
·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化学试剂 | 第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气体 | 第2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1-22页 |
·分子筛的氢化 | 第21页 |
·载体的制备 | 第21页 |
·浸渍活性组分—铜 | 第21-22页 |
·非晶态铜基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页 |
·含助剂的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页 |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 | 第22页 |
·催化剂评价装置 | 第22页 |
·产物分析方法 | 第22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2-24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23页 |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23页 |
·程序升温脱附(CO_2/NH_3-TPD) | 第23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 第23-24页 |
第3章 非晶态铜基催化剂上CO_2加氢制二甲醚的研究 | 第24-33页 |
·常规浸渍催化剂与非晶态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 第24-29页 |
·催化剂XRD及H_2-TPR表征的比较 | 第24-26页 |
·催化剂活性的比较 | 第26-27页 |
·催化剂NH_3-TPD的比较 | 第27页 |
·催化剂稳定性的比较 | 第27-29页 |
·非晶态催化剂中铜含量对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改性的非晶态铜基催化剂上CO_2加氢制二甲醚的研究 | 第33-51页 |
·锰对二氧化碳制二甲醚活性的影响 | 第33-39页 |
·催化剂加入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 | 第33-35页 |
·催化剂加入锰后XRD表征比较 | 第35-36页 |
·Cu-ZnO-Al_2O_3-MnO_2/HZSM-5催化剂H_2-TPR表征 | 第36-37页 |
·Cu-ZnO-Al_2O_3-MnO_2/HZSM-5催化剂反应前后XRD表征比较 | 第37-39页 |
·锆对二氧化碳制二甲醚活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催化剂加入锆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 | 第39-40页 |
·催化剂加入锆后XRD表征比较 | 第40-41页 |
·Cu-ZnO-Al_2O_3-ZrO_2/HZSM-5催化剂H_2-TPR表征 | 第41-42页 |
·Cu-ZnO-Al_2O_3-ZrO_2/HZSM-5催化剂NH_3-TPD表征 | 第42-43页 |
·稀土对二氧化碳制二甲醚活性的影响 | 第43-50页 |
·催化剂加入稀土后的XRD表征比较 | 第43-44页 |
·催化剂加入稀土后的H_2-TPR表征比较 | 第44-45页 |
·稀土氧化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5-49页 |
·Cu-ZnO-Al_2O_3-CeO_2/HZSM-5催化剂反应前后XRD表征比较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