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地震易损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桥梁碰撞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总结 | 第16页 |
| ·本论文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桥梁结构碰撞的伪能量半径时变谱分析方法 | 第18-39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伪能量半径法简介 | 第18-25页 |
| ·伪能量半径法的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 ·伪能量半径法计算碰撞效应的步骤 | 第20-25页 |
| ·伪能量半径时变谱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 第25-29页 |
| ·伪能量半径时变谱的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 ·多重滤波技术计算地震动演化功率谱的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 ·伪能量半径时变谱的生成 | 第27-29页 |
| ·利用伪能量半径时变谱计算正碰撞效应 | 第29-33页 |
| ·利用伪能量半径时变谱表示单自由度体系运动 | 第29-31页 |
| ·多次正碰撞效应的计算 | 第31-33页 |
| ·利用伪能量半径时变谱计算点面碰撞效应 | 第33-37页 |
| ·利用伪能量半径时变谱表示多自由度体系运动 | 第34页 |
| ·碰撞时的相对位置关系 | 第34-36页 |
| ·多次点面碰撞效应的计算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3章 桥梁结构碰撞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 第39-50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破坏极限状态的量化 | 第39-42页 |
| ·PUSHOVER 方法与规则桥梁的易损性分析 | 第42-45页 |
| ·基于pushover 方法的抗震性能评估 | 第42-43页 |
| ·易损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 第43-45页 |
| ·模态PUSHOVER 方法与非规则桥梁的易损性分析 | 第45-47页 |
| ·考虑碰撞因素的易损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 第47-49页 |
| ·基本原理 | 第47页 |
| ·易损性分析方法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实例 | 第50-65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桥梁的基本资料以及建模 | 第50-53页 |
| ·桥梁基本资料 | 第50-51页 |
| ·桥梁有限元建模 | 第51-53页 |
| ·桥梁结构的易损性分析 | 第53-64页 |
| ·桥墩截面的轴力-弯矩-曲率分析 | 第53-54页 |
| ·规则桥梁易损性分析 | 第54-55页 |
| ·非规则桥梁易损性分析 | 第55-59页 |
| ·考虑正碰撞效应的规则桥梁易损性分析 | 第59-62页 |
| ·考虑点面碰撞效应的非规则桥梁易损性分析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及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