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第2章 QoS协议及体系结构 | 第12-16页 |
·QoS概述 | 第12-13页 |
·QoS服务模型 | 第13-15页 |
·尽力而为(Best-Effort)服务模型 | 第13-14页 |
·综合(IntServ)服务模型 | 第14页 |
·区分(DiffServ)服务模型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第3章 区分(DiffServ)服务模型功能实现 | 第16-31页 |
·区分服务模型QoS主要功能 | 第16-17页 |
·流量分类与标记 | 第17-21页 |
·通用的QoS分类方法 | 第17页 |
·IP QoS业务分类方法 | 第17-18页 |
·通常情况下各种流量对QoS的需求 | 第18-21页 |
·拥塞管理 | 第21-27页 |
·先进先出队列(First In First Out Queuing,FIFO) | 第21-22页 |
·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ing,PQ) | 第22-23页 |
·定制队列(Custom Queuing,CQ) | 第23-24页 |
·加权公平队列(Weighted Fair Queuing,WFQ) | 第24-25页 |
·基于类的队列(Class Based Queuing,CBQ) | 第25-26页 |
·低延迟队列(Low Latency Queuing,LLQ) | 第26-27页 |
·RTP优先队列(Real Time Protocol Priority Queueing) | 第27页 |
·拥塞避免 | 第27-29页 |
·传统的丢包策略 | 第27-28页 |
·RED与WRED | 第28-29页 |
·通常情况下区分服务模型QoS的设计方法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基于IP/MPLS的多业务承载网QoS设计 | 第31-41页 |
·多业务承载网QoS设计要求 | 第31页 |
·基于IP/MPLS的QoS机制研究 | 第31-36页 |
·标签交换和MPLS | 第31-33页 |
·区分服务、综合服务和MPLS VPN结合 | 第33-34页 |
·基于DS-TE技术的端到端承载网QoS设计 | 第34-35页 |
·基于MPLS的DiffServ技术的端到端承载网QoS设计 | 第35-36页 |
·运营商多业务承载网的QoS设计建议 | 第36-39页 |
·运营商多业务承载网承载方式选择 | 第36-37页 |
·电信业务骨干网QoS设计建议 | 第37-38页 |
·多业务IP城域网QoS设计建议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5章 上海电信IP城域网QoS部署和实施方案 | 第41-55页 |
·上海电信IP城域网网络现状 | 第41-43页 |
·上海电信IP城域网网络结构 | 第41-43页 |
·城域网内服务质量保障需求 | 第43页 |
·上海电信IP城域网QoS部署 | 第43-46页 |
·综述 | 第43-44页 |
·分类标记 | 第44-45页 |
·城域网QoS实现方式 | 第45页 |
·B平面QoS部署 | 第45-46页 |
·宽带接入网QoS部署 | 第46页 |
·上海电信IP城域网QoS割接实施规范 | 第46-47页 |
·设备及业务QoS设置 | 第47-50页 |
·核心层QoS割接步骤 | 第50-54页 |
·商业客户上网专线优化 | 第50-51页 |
·核心出口层核心之间QoS优化 | 第51-52页 |
·业务接入控制层设备配置 | 第52-53页 |
·QoS实施结果评价方法和指标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