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时空分辨率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大气风场探测研究的应用背景 | 第12-16页 |
·大气科学的应用 | 第12-13页 |
·飞行器安全的应用 | 第13-14页 |
·风能发电的应用 | 第14-16页 |
·大气风场探测的主要手段 | 第16-19页 |
·局域风场探测器 | 第16-17页 |
·微波散射仪与微波雷达 | 第17页 |
·声雷达 | 第17-18页 |
·激光雷达 | 第18-19页 |
·测风激光雷达的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测风激光雷达进展概述 | 第19-20页 |
·国内外主要的直接探测测风激光雷达系统 | 第20-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论文结构 | 第26-28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6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26-28页 |
第2章 测风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 | 第28-60页 |
·激光雷达概述 | 第28-30页 |
·激光雷达基本原理 | 第30-41页 |
·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 | 第31-37页 |
·激光雷达方程 | 第37-41页 |
·测风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 | 第41-59页 |
·光的Doppler效应 | 第41-42页 |
·大气的后向散射谱 | 第42-44页 |
·测风激光雷达技术 | 第44-47页 |
·基于F-P干涉仪的双边缘测风激光雷达原理 | 第4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3章 低平流层车载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研制 | 第60-90页 |
·测风激光雷达探测的技术指标 | 第60-61页 |
·低平流层车载测风激光雷达系统 | 第61-80页 |
·总体结构 | 第61-63页 |
·激光发射系统 | 第63-66页 |
·接收望远镜系统 | 第66-68页 |
·光学接收机系统 | 第68-76页 |
·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 第76-80页 |
·对比40km测风激光雷达的改进 | 第80-83页 |
·收发望远镜系统的改进 | 第80-81页 |
·光学接收机的改进 | 第81-82页 |
·径向风速反演算法的改进 | 第82-83页 |
·光纤光学接收机中激光频率锁定的误差分析 | 第83-88页 |
·误差分析 | 第83-84页 |
·校准常数的高精度测量 | 第84-86页 |
·锁定滤波器的分辨率改进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4章 低平流层大气风场观测 | 第90-106页 |
·径向风速反演 | 第90-91页 |
·水平风速合成 | 第91-92页 |
·风场观测结果 | 第92-104页 |
·风场观测概述 | 第92-93页 |
·风速测量性能评估 | 第93-98页 |
·水平风场的连续观测结果 | 第98-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5章 风场探测结果分析 | 第106-126页 |
·系统频率漂移的分析 | 第106-114页 |
·风场观测中存在的偏差 | 第106-107页 |
·径向风速偏差分析 | 第107-109页 |
·环境温度对频率漂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109-111页 |
·FPI透过率函数的标定 | 第11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1-114页 |
·径向风速偏差的产生过程 | 第114-121页 |
·环境温度梯度下的频率漂移 | 第115-119页 |
·稳定环境温度下的频率漂移 | 第119-120页 |
·环境温度对频率漂移分析结果 | 第120-121页 |
·消除径向风速偏差的方案 | 第121-124页 |
·径向风速偏差消除的方法 | 第121-122页 |
·径向风速偏差消除方案 | 第12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6章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126-130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26-128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28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8页 |
附录1 透过率函数的级数形式推导 | 第138-140页 |
附录2 边缘技术的速度误差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