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 第10-19页 |
| ·超声聚焦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功率超声的作用机理 | 第11-14页 |
| ·功率超声在焊接领域的应用现状 | 第14-18页 |
| ·脉冲TIG焊和填丝TIG焊 | 第18-1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 第21-27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 ·试验设备及装置 | 第22-23页 |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 ·固有频率测量 | 第23页 |
| ·超声变幅杆轴线声场强度测量 | 第23-24页 |
| ·高速摄像观察电弧和熔池状态 | 第24页 |
| ·超声复合焊接与普通焊接对比试验 | 第24-25页 |
| ·试验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 ·微观组织分析 | 第25页 |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25-27页 |
| 第3章 凹球面超声变幅杆设计及焊枪改进 | 第27-41页 |
| ·凹球面超声变幅杆的设计 | 第27-33页 |
| ·基于声透镜理论的凹球面曲率设计 | 第27-30页 |
| ·变幅杆尺寸设计与固有频率测量 | 第30-31页 |
| ·超声变幅杆辐射端轴线声强的测量 | 第31-33页 |
| ·焊枪改进 | 第33-37页 |
| ·焊枪水冷机构设计 | 第33-35页 |
| ·保护气体传导装置的改进 | 第35-36页 |
| ·钨极调节装置的改进 | 第36-37页 |
| ·焊接效果验证 | 第37-40页 |
| ·试验设计 | 第37-38页 |
| ·焊缝熔深对比分析 | 第38页 |
| ·焊缝微观组织对比分析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超声复合脉冲TIG焊接方法的研究 | 第41-69页 |
| ·U-P-TIG电弧形态和熔池状态 | 第41-45页 |
| ·超声对电弧形态的影响 | 第41-43页 |
| ·超声对熔池状态的影响 | 第43-45页 |
| ·超声参数对U-P-TIG焊接中超声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45-49页 |
| ·辐射端高度对U-P-TIG焊接效果的影响 | 第46-48页 |
| ·超声功率对U-P-TIG焊接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 ·焊接参数对U-P-TIG超声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49-63页 |
| ·峰值电流对U-P-TIG焊接中超声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50-54页 |
| ·基值电流对U-P-TIG焊接中超声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54-57页 |
| ·占空比对U-P-TIG焊接中超声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57-60页 |
| ·脉冲频率变化对U-P-TIG焊接中超声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60-63页 |
| ·U-P-TIG对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分析 | 第63-68页 |
| ·试验设计 | 第64页 |
| ·U-P-TIG对接接头宏观形貌及微观组织 | 第64-66页 |
| ·U-P-TIG对接接头力学性能和断口分析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5章 不同焊接形式超声作用效果研究 | 第69-76页 |
| ·U-TIG与U-P-TIG电弧与熔池状态对比分析 | 第69-72页 |
| ·电弧形态对比分析 | 第69-70页 |
| ·熔池状态对比分析 | 第70-72页 |
| ·U-TIG与U-P-TIG微观组织对比分析 | 第72-74页 |
| ·U-TIG与U-P-TIG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