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0页 |
·我国水资源概述 | 第15-16页 |
·我国水资源现状 | 第15页 |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 | 第15-16页 |
·低浊微污染水源水的主要特点及处理的难点 | 第16-20页 |
·低浊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难点 | 第16-17页 |
·低浊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 | 第17-20页 |
·污泥的性质 | 第20-22页 |
·污泥的亲水性和疏水性 | 第21页 |
·污泥中的水分 | 第21页 |
·污泥絮体的性质 | 第21-22页 |
·污泥的可压缩性 | 第22页 |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 | 第22-24页 |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 | 第22页 |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分形理论及其在絮凝学上的研究与应用 | 第24-28页 |
·絮凝反应过程中分形理论的应用 | 第24-25页 |
·分形维数 | 第25页 |
·分形维数和絮体特性之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絮凝体分形维数的检测方法 | 第26-28页 |
·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课题来源 | 第28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28-29页 |
·课题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7页 |
·试验水样及材料 | 第30-31页 |
·试验装置 | 第31-33页 |
·试验参数及操作流程 | 第33-34页 |
·检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回流污泥工艺混凝特性研究 | 第37-55页 |
·回流污泥混凝特性研究 | 第37-44页 |
·Zeta电位和浊度去除效果 | 第37-38页 |
·混凝剂投加量对污泥回流工艺对浊度、UV_(254)和COD_(Mn)去除的影响 | 第38-40页 |
·常规工艺和污泥回流工艺絮体分形维数和平均粒径的对比 | 第40-42页 |
·不同工艺下絮体粒径的分布情况 | 第42-43页 |
·污泥回流工艺絮体强度及恢复性能 | 第43-44页 |
·助凝剂(PAM)对污泥回流技术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第44-49页 |
·PAM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PAM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45页 |
·PAM对不同工艺絮体分形维数和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45-47页 |
·PAM对不同工艺絮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47-48页 |
·PAM对污泥回流工艺絮体强度性能和恢复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回流比对污泥回流技术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第49-54页 |
·回流比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回流比对COD_(Mn)和UV_(254)去除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回流比对絮体分形维数和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51-52页 |
·回流比对絮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52-54页 |
·本章小节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工艺冲击负荷研究 | 第55-72页 |
·原水浊度冲击对污泥回流强化工艺的影响 | 第55-58页 |
·原水浊度变化对浊度、UV_(254)和COD_(M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原水浊度变化对絮体分形维数和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56-58页 |
·原水浊度变化对絮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58页 |
·有机物冲击对污泥回流工艺的影响 | 第58-64页 |
·有机物对污泥回流技术强化去除浊度、UV_(254)和COD_(Mn)的影响 | 第58-61页 |
·有机物对絮体分形维数和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61-62页 |
·原水腐殖酸浓度对絮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62-64页 |
·原水pH冲击污泥回流强化混凝工艺的影响 | 第64-68页 |
·原水pH变化对浊度、UV_(254)和COD_(M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pH对絮体分形维数和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65-67页 |
·原水pH负荷对絮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67-68页 |
·快速搅拌速度对强化混凝工艺的影响 | 第68-70页 |
·快搅速度对浊度、UV_(254)和COD_(Mn)的影响 | 第68-69页 |
·快搅速度对絮体分形维数和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污泥回流组合工艺强化混凝及影响 | 第72-83页 |
·污泥回流组合工艺的对比 | 第72-76页 |
·不同组合工艺的浊度去除率 | 第72-73页 |
·不同组合工艺的UV_(254)和COD_(Mn)去除率 | 第73-74页 |
·不同组合工艺的絮体分形维数和平均粒径的变化情况 | 第74-76页 |
·高锰酸钾预氧化联合PAC对污泥回流的混凝效果 | 第76-81页 |
·预氧化时间 | 第76-77页 |
·预氧化剂联合活性炭对污泥回流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第77-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