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页 |
一、反垄断公益诉讼的法律界定 | 第8-15页 |
(一) 反垄断公益诉讼的法律内涵 | 第9-12页 |
1. 反垄断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2. 反垄断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 | 第10-12页 |
(二) 反垄断公益诉讼的特征 | 第12-13页 |
(三) 反垄断公益诉讼的价值 | 第13-14页 |
1. 反垄断公益诉讼前期阶段的价值取向 | 第13页 |
2. 反垄断公益诉讼现代阶段的价值取向 | 第13-14页 |
(四) 反垄断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二、国外有关反垄断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及其借鉴 | 第15-18页 |
(一) 反垄断公益诉讼个人原告资格 | 第15-16页 |
(二) 反垄断公益诉讼团体原告资格 | 第16-17页 |
(三) 反垄断公益诉讼机关原告资格 | 第17-18页 |
(四) 国外反垄断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启示 | 第18页 |
三、我国反垄断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现状 | 第18-22页 |
(一) 我国反垄断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立法规定 | 第19-20页 |
(二) 我国反垄断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适用 | 第20-21页 |
(三) 我国反垄断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2页 |
1. 相关法律规定的原告资格并不明确和具体 | 第21页 |
2. 主体资格受到严格限制 | 第21-22页 |
四、完善我国反垄断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建议 | 第22-24页 |
(一) 诉讼主体明确化 | 第22-23页 |
(二) 放宽原告资格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