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不足之处 | 第15页 |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定义 | 第17-19页 |
·出口商品结构定义和分类 | 第17-18页 |
·产业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 第18-19页 |
·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5页 |
·出口商品结构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22-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机制 | 第26-32页 |
·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 | 第26-28页 |
·长期一致性 | 第26-27页 |
·短期错位性 | 第27-28页 |
·产业结构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机制 | 第28-30页 |
·物质基础 | 第28页 |
·层次性 | 第28-29页 |
·转换前提 | 第29页 |
·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反映 | 第29-30页 |
·出口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 第30-31页 |
·要素禀赋效应 | 第30页 |
·产业关联效应 | 第30-31页 |
·技术进步 | 第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山西省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现状 | 第32-44页 |
·山西省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 第32-36页 |
·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结构变化 | 第32-33页 |
·工业制成品内部变化 | 第33-34页 |
·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 | 第34-36页 |
·山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36-43页 |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 第37-39页 |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 第39-42页 |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山西省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4-62页 |
·山西省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4-49页 |
·变量和数据 | 第44-46页 |
·ADF 检验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协整检验 | 第47-48页 |
·VAR 模型 | 第48-49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49页 |
·山西省分类出口商品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 第49-56页 |
·模型设置依据 | 第49-52页 |
·出口商品结构对第一产业的影响 | 第52-53页 |
·出口商品结构对第二产业的影响 | 第53-54页 |
·出口商品结构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 第54-55页 |
·基本结论 | 第55-56页 |
·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 第56-61页 |
·模型设置依据 | 第56-58页 |
·对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影响 | 第58-59页 |
·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影响 | 第59-60页 |
·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影响 | 第60页 |
·基本结论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山西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62-67页 |
·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 第62-64页 |
·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 | 第62-63页 |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 第63页 |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 第63-64页 |
·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64页 |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 第64-66页 |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的联系 | 第64-65页 |
·研发新技术,提高出口产品的全要素生产率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1、结论 | 第67-68页 |
2、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