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氮杂环卡宾催化ε-己内酯L-丙交酯均聚及其三嵌段共聚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34页
   ·一己内酯、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及其聚合机理第12-27页
     ·阳离子催化剂第12-13页
     ·阴离子催化剂第13-15页
     ·酶催化剂第15-17页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第17-19页
     ·稀土催化剂第19-21页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第21-24页
     ·膦、胺、吡啶、硫脲类有机催化剂第24-27页
   ·一己内酯与丙交酯的共聚及其聚合机理第27-31页
     ·锡类催化剂第27-29页
     ·锌、镁、铝、铁金属有机催化剂第29页
     ·稀土催化剂第29-30页
     ·有机催化剂第30-31页
   ·本课题的提出意义与研究内容第31-34页
2 实验部分第34-40页
   ·原料、试剂第34页
   ·实验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溶剂第34-35页
   ·实验仪器第35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35-37页
     ·三甘醇对甲苯磺酸的制备第35-36页
     ·4-甲基苯并 12-冠-4 的制备第36页
     ·4-甲基,5-溴甲苯并-12-冠-4 的制备第36页
     ·4-甲基苯并 12-冠-4 咪唑六氟磷酸盐的制备第36页
     ·卡宾的原位生成第36-37页
   ·单体的制备第37页
     ·己内酯的制备第37页
     ·L-丙交酯的制备第37页
   ·聚合操作第37-38页
     ·均聚第37页
     ·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聚丙交酯(PLLA-PCL-PLLA)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第37-38页
   ·聚合物测试与分析第38-40页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第38页
     ·聚合物热行为的研究第38页
     ·核磁共振谱第38页
     ·红外光谱的分析第38-40页
3 4-甲基苯并 12-冠-4 咪唑卡宾催化一己内酯开环聚合第40-50页
   ·聚合特征第40-43页
     ·催化剂用量对一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第40页
     ·单体浓度对一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第40-41页
     ·引发剂用量对一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第41-42页
     ·聚合时间和温度对一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第42-43页
   ·一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第43-45页
   ·一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的热力学研究第45-46页
   ·聚己内酯的结构表征第46-49页
     ·PCL 的 GPC 表征第46-47页
     ·PCL 的 DSC 表征第47页
     ·PCL 的 IR 表征及分析第47-48页
     ·PCL 的1H NMR 表征及分析第48-49页
   ·聚合机理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4-甲基苯并 12-冠-4 咪唑卡宾催化 L—丙交酯开环聚合第50-58页
   ·L-丙交酯聚合特征第50-53页
     ·催化剂用量对 L—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第50页
     ·单体浓度对 L—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第50-51页
     ·引发剂用量对 L—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第51-52页
     ·聚合反应时间和温度对 L—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第52-53页
   ·聚丙交酯的结构表征第53-56页
     ·PLLA 的 GPC 表征第53页
     ·PLLA的DSC表征第53-54页
     ·PLLA 的 IR 表征及分析第54-55页
     ·PLLA 的1H NMR 表征及分析第55-56页
   ·聚合机理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 4-甲基苯并 12-冠-4 咪唑卡宾催化一己内酯与 L 一丙交酯三嵌段共聚第58-66页
   ·乙二醇引发 -己内酯的均聚第58页
   ·三嵌段 PLLA-PCL-PLLA 共聚反应特征第58-61页
     ·催化剂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第59-60页
     ·单体浓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第60页
     ·时间和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第60-61页
   ·三嵌段共聚物 PLLA-PCL-PLLA 的结构表征与分析第61-65页
     ·三嵌段共聚物 PLLA-PCL-PLLA 的 GPC 表征第61-62页
     ·三嵌段共聚物 PLLA-PCL-PLLA 的 DSC 表征第62页
     ·三嵌段共聚物 PLLA-PCL-PLLA 的 IR 表征第62-63页
     ·三嵌段共聚物 PLLA-PCL-PLLA 的1H NMR 和13CNMR 表征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6 主要结论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附录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苄基卤化物在钯试剂作用下与氨甲酰基硅烷的交叉偶联反应
下一篇:γ-Fe4N薄膜的制备和Cu缓冲层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