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前言 | 第9页 |
|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的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 ·ERF转录因子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ERF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 第10页 |
| ·ERF转录因子在植物胁迫应答中的作用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2 柽柳ThERF1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 | 第13-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 ·柽柳ThERF1基因的EST序列 | 第13页 |
| ·植物材料 | 第13页 |
| ·菌种与载体 | 第13页 |
| ·主要试剂 | 第13页 |
| ·溶液配制 | 第13-14页 |
| ·实验方法 | 第14-18页 |
| ·柽柳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消化 | 第14页 |
| ·引物的设计 | 第14页 |
| ·TAIL-PCR法克隆ThERF1基因及启动子序列 | 第14-16页 |
| ·PCR特异产物胶回收 | 第16页 |
| ·胶回收产物与pMD18-T连接 | 第16页 |
|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及转化子鉴定 | 第16-17页 |
| ·测序结果分析 | 第17页 |
| ·ThERF1基因及启动子序列的验证 | 第17-18页 |
| ·ThERF1基因及启动子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5页 |
| ·柽柳DNA的电泳结果 | 第18页 |
| ·TAIL-PCR的电泳结果 | 第18-19页 |
| ·PCR特异产物胶回收 | 第19页 |
| ·ThERF1基因及启动子序列的获得 | 第19-20页 |
| ·目的片段的PCR验证 | 第20-21页 |
| ·ThERF1启动子的二次步移扩增 | 第21页 |
| ·ThERF1启动子二次步移扩增片段的PCR验证 | 第21-22页 |
| ·ThERF1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2-24页 |
| ·ThERF1基因启动子序列及启动子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4-25页 |
| ·讨论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柽柳ThERF1转录因子识别的顺式作用元件的研究 | 第27-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 ·菌株和载体 | 第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 ·溶液配制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 ·报告载体的构建 | 第28-30页 |
| ·pGADT7-Rec2-ERF重组载体构建 | 第30-32页 |
| ·ThERF1与GCC-box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和转录激活活性的分析 | 第32-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 ·pHIS2酵母报告载体的获得 | 第33页 |
| ·pGADT7-Rec2-ERF酵母效应载体的获得 | 第33-34页 |
| ·ThERF1与GCC-box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和转录激活活性的分析 | 第34-35页 |
| ·讨论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柽柳ThERF1转录因子互作蛋白的研究 | 第38-5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 ·植物材料 | 第38页 |
| ·菌株和载体 | 第38页 |
|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 ·培养基 | 第38-39页 |
| ·溶液配制 | 第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6页 |
| ·柽柳cDNA文库构建 | 第39-41页 |
| ·柽柳cDNA文库转化酵母细胞 | 第41-43页 |
| ·酵母双杂交Bait表达载体(pGBKT7-ERF)构建 | 第43-44页 |
| ·Bait蛋白的自激活及毒性检测 | 第44页 |
| ·Bait蛋白(pGBKT7-ERF)筛选cDNA文库 | 第44-45页 |
| ·候选Prey质粒的分离与鉴定 | 第45-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 ·柽柳cDNA文库的构建 | 第46-47页 |
| ·酵母双杂交Bait表达载体pGBKT7-ERF的构建 | 第47-48页 |
| ·确定Bait蛋白的自激活及毒性 | 第48页 |
| ·ThERF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筛选 | 第48-50页 |
| ·ThERF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验证 | 第50-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柽柳ThERF1基因的拟南芥转化 | 第54-59页 |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 ·植物材料 | 第54页 |
| ·菌株与载体 | 第54页 |
| ·主要化学试剂与酶试剂 | 第54页 |
| ·主要培养基 | 第54页 |
| ·实验方法 | 第54-57页 |
| ·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ERF的构建 | 第54-55页 |
| ·pROKⅡ-ERF点击转化农杆菌 | 第55-56页 |
| ·转ThERF1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 第56-5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7-58页 |
| ·ThERF1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7页 |
| ·T_1代转基因拟南芥的PCR鉴定 | 第57-58页 |
| ·讨论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