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6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前人的研究及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理论基础 | 第16页 |
| 第二章 武则天对唐代服饰文化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 第16-45页 |
| ·服饰做为赏赐和奖品 | 第19-22页 |
| ·龙门赋诗夺锦袍 | 第20-21页 |
| ·历阳壮士勤将军锦袍 | 第21-22页 |
| ·赐锦袍勒铭文开补服制度之先河 | 第22-26页 |
| ·改革丧服制度 | 第26-31页 |
| ·变革五服制度 | 第26-29页 |
| ·提倡女着男装体现男女平等 | 第29-31页 |
| ·在服饰改革发展中烙上自己的印记 | 第31-45页 |
| ·确定“卍”字的读音 | 第31-33页 |
| ·改革服饰名称彰显威仪 | 第33-39页 |
| ·改平头小样为武家诸王样 | 第33-35页 |
| ·将玺改称为宝 | 第35-37页 |
| ·改佩鱼为佩龟 | 第37-39页 |
|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 第39-41页 |
| ·借紫始于武则天 | 第41-42页 |
| ·不拘泥古制从实际出发 | 第42-45页 |
| 第三章 武则天对唐代服饰文化做出的开创性贡献的原因 | 第45-54页 |
| ·武则天一代女皇 | 第45-49页 |
| ·一个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皇帝 | 第49-52页 |
| ·一位才能与智慧兼备的皇帝 | 第52-53页 |
| ·一位性格强悍的皇帝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欧阳修诋毁武则天的主要原因 | 第54-60页 |
| ·欧阳修的儒家思想 | 第54-56页 |
| ·诋毁行为说明其思想已陷入谶纬迷信 | 第56-60页 |
| 第五章 研究武则天对唐代服饰文化做出的开创性贡献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 第60-65页 |
|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 第60-61页 |
| ·弘扬武则天的开创精神 | 第61-65页 |
| 结语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