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棉蚜的发生与危害 | 第10页 |
·棉蚜的防治 | 第10-11页 |
·植物诱导抗虫的研究背景 | 第11-19页 |
·植物诱导抗虫性的概念 | 第11-12页 |
·影响植物诱导抗虫因子 | 第12-15页 |
·植物诱导抗虫性的特点 | 第15页 |
·植物诱导抗虫机制 | 第15-16页 |
·植物诱导抗虫防御反应 | 第16-19页 |
·茉莉酸甲酯(MeJA)在植物诱导抗虫中的调控作用 | 第19-22页 |
·水杨酸(SA)植物抗虫防御中的调控作用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棉叶酚类物质含量的诱导效应 | 第25-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试供材料 | 第25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茉莉酸甲酯和(MeJA)水杨酸(SA)的配置与喷施处理 | 第26页 |
·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单宁含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MeJA 与 SA 处理对棉叶黄酮含量的诱导效应 | 第29-32页 |
·MeJA 与 SA 处理后对棉叶单宁含量的诱导效应 | 第32-34页 |
·MeJA 与 SA 处理对棉叶总酚含量的诱导效应 | 第34-36页 |
·影响棉叶酚类物质含量的单因变量 3 因素方差分析 | 第36-3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棉叶营养物质含量的诱导效应 | 第39-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试供材料 | 第39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茉莉酸甲酯和(MeJA)水杨酸(SA)的配置与喷施处理 | 第40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 第40-41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 法 | 第41页 |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第41-43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MeJA 与 SA 处理对棉叶游离氨基酸含量的诱导效应 | 第43-45页 |
·MeJA 与 SA 处理后棉叶蛋白质含量的诱导效应 | 第45-48页 |
·MeJA 与 SA 处理后棉叶可溶性糖含量的诱导效应 | 第48-50页 |
·影响棉叶营养物质含量的 3 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 第50-5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第四章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棉叶蛋白酶活性的诱导效应 | 第53-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7页 |
·试供材料 | 第53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3页 |
·茉莉酸甲酯和(MeJA)水杨酸(SA)的配置与喷施处理 | 第53页 |
·胰蛋白酶(TI)活性测定 | 第53-54页 |
·胰凝乳蛋白酶(CI)活性测定 | 第54-55页 |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 第55-56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 | 第56-57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7页 |
·MeJA 与 SA 处理对棉叶 PPO 活性的诱导效应 | 第57-59页 |
·MeJA 与 SA 处理对棉叶 PAL 活性的诱导效应 | 第59-62页 |
·MeJA 与 SA 处理后棉叶 CI 活性的诱导效应 | 第62-64页 |
·MeJA 与 SA 处理对棉叶 TI 活性的诱导效应 | 第64-66页 |
·影响棉叶蛋白酶活性的 3 因素方差分析 | 第66-6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7-69页 |
第五章 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棉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69-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试供棉蚜 | 第69页 |
·棉花处理 | 第69-70页 |
·棉蚜生长发育与繁殖情况统计 | 第70页 |
·棉蚜体重的测量 | 第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5页 |
·MeJA 和 SA 对若蚜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 | 第70-73页 |
·MeJA 和 SA 对棉蚜繁殖力的影响 | 第73-74页 |
·MeJA 和 SA 对棉蚜体重的影响 | 第74-7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5-77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