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0-13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五节 研究的重点、创新点以及不足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我国制造业公司债及其信用价差特征描述性分析 | 第21-33页 |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公司债发展概述 | 第21-29页 |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变化特征 | 第29-33页 |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公司债信用价差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33-50页 |
第一节 行业整体性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33-42页 |
第二节 公司个体性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42-50页 |
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公司债信用价差行业整体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50-62页 |
第一节 行业整体性影响因素实证模型设计 | 第50-54页 |
第二节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54-55页 |
第三节 行业整体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和检验分析 | 第55-58页 |
第四节 与发行公司债数量较多的行业进行比较分析 | 第58-62页 |
第五章 我国制造业公司债信用价差公司个体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62-80页 |
第一节 个体性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的设计 | 第62-69页 |
第二节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69-70页 |
第三节 个体性影响因素的实证过程和结果分析 | 第70-76页 |
第四节 对信用评级不同的制造业公司债进行个体性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第76-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0-8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附录 | 第8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