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研究
表索引 | 第1-9页 |
图索引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缩略词(语)表 | 第16-18页 |
前言 | 第18-23页 |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 第20页 |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I 现状与问题研究 | 第23-53页 |
1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现实需要 | 第24-32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逻辑需求 | 第24-27页 |
·军事医学演化动力源自外部系统环境 | 第24-25页 |
·军事医学演化进程牵引人才需求变化 | 第25-26页 |
·军事医学演化内容丰富人才评价内涵 | 第26-27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现实问题 | 第27-32页 |
·评价体系问题 | 第27-29页 |
·评价制度问题 | 第29-30页 |
·评价方法问题 | 第30-32页 |
2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实践基础 | 第32-43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指导思想 | 第32-35页 |
·军事思想 | 第33页 |
·人才管理 | 第33-34页 |
·科技管理 | 第34页 |
·军事医学思想 | 第34-35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发展历程 | 第35-37页 |
·评价制度的形成过程 | 第35-36页 |
·评价方法的发展过程 | 第36-37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实践应用 | 第37-43页 |
·专业技术干部考核评价 | 第37-38页 |
·人才培养工程和人才奖励计划 | 第38-43页 |
3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参考借鉴 | 第43-53页 |
·发达国家的科技评价和科技人才评价 | 第43-48页 |
·美国的科技评价和科技人才评价 | 第44-45页 |
·英国的科技评价和科技人才评价 | 第45-46页 |
·德国的科技评价和科技人才评价 | 第46-47页 |
·国外科技评价和科技人才评价对比 | 第47-48页 |
·外军军事医学发展态势 | 第48-50页 |
·外军军事医学组织形态发展趋势 | 第48-49页 |
·DARPA的生命科学启示 | 第49-50页 |
·我国相关科技评价和科技人才评价 | 第50-52页 |
·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评价 | 第50页 |
·不同类型的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50-52页 |
·现状与问题研究小结 | 第52-53页 |
II 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53-91页 |
4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54-63页 |
·军事医学人才的相关概念 | 第54-58页 |
·军事医学人才的定义 | 第54-57页 |
·军事医学人才的特性 | 第57-58页 |
·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58-61页 |
·评价 | 第58-59页 |
·科学评价 | 第59页 |
·人才评价 | 第59-61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定义与内涵 | 第61-63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定义 | 第61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作用 | 第61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特点 | 第61-63页 |
5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理论方法基础 | 第63-77页 |
·评价共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 第64-67页 |
·价值理论 | 第64-66页 |
·认识理论 | 第66页 |
·软科学研究方法 | 第66-67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特有理论 | 第67-70页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67-70页 |
·军事医学科学理论和实践 | 第70页 |
·评价操作的程序和技术 | 第70-74页 |
·以同行评议为主的定性评价 | 第70-72页 |
·以计量学为主的定量评价 | 第72-73页 |
·综合评价的趋势 | 第73-74页 |
·评价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 第74-75页 |
·管理学理论 | 第74-75页 |
·比较和分类理论 | 第75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理论方法运用原则 | 第75-77页 |
6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系统探析 | 第77-91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系统环境 | 第77-82页 |
·军事医学环境 | 第78-80页 |
·人才竞争环境 | 第80-81页 |
·政策制度环境 | 第81-82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系统结构 | 第82-85页 |
·评价主体 | 第82-84页 |
·评价客体 | 第84页 |
·评价活动 | 第84-85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系统功能 | 第85-88页 |
·价值评估与判断 | 第86-87页 |
·选择功能 | 第87页 |
·导向功能 | 第87页 |
·调控功能 | 第87页 |
·监督功能 | 第87-88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系统特征 | 第88-89页 |
·整体性与层次性 | 第88-89页 |
·动态性与稳定性 | 第89页 |
·开放性与闭合性 | 第89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系统演化 | 第89-90页 |
·理论与方法研究小结 | 第90-91页 |
III 策略与机制研究 | 第91-132页 |
7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策略探讨 | 第92-114页 |
·评价策略研究原则 | 第92-93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92-93页 |
·目的性原则 | 第93页 |
·可行性原则 | 第93页 |
·评价策略研究步骤 | 第93-99页 |
·评价的SWOT分析 | 第93-95页 |
·评价的模型构建 | 第95-97页 |
·评价的模型优化 | 第97-99页 |
·评价目标维的策略探讨 | 第99-103页 |
·明确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定位 | 第100页 |
·突出军事医学人才的核心价值 | 第100-102页 |
·强化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关键指标 | 第102-103页 |
·完善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目标体系 | 第103页 |
·评价主体维的策略探讨 | 第103-105页 |
·建立专门评价机构 | 第103-104页 |
·完善同行评议制度 | 第104-105页 |
·评价客体维的策略探讨 | 第105-110页 |
·建立三级评价体系 | 第106-107页 |
·完善评价的分类导向 | 第107-110页 |
·评价活动的策略探讨 | 第110-114页 |
·更新人才评价观念 | 第111页 |
·提高评价管理水平 | 第111-114页 |
8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的机制探讨 | 第114-126页 |
·评价的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 | 第114-117页 |
·评价他组织机制的线性与非线性作用 | 第115-116页 |
·评价自组织机制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 | 第116页 |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共存机制 | 第116-117页 |
·评价与人才管理机制 | 第117-119页 |
·评价与军事医学人才激励机制 | 第117-118页 |
·评价与军事医学人才流动机制 | 第118-119页 |
·评价与军事医学人才培养机制 | 第119页 |
·评价与军事医学人才的全面质量管理 | 第119页 |
·评价与科技管理机制 | 第119-121页 |
·评价与科技战略 | 第120页 |
·评价与科技创新 | 第120-121页 |
·评价与科技通则 | 第121页 |
·实证研究 | 第121-126页 |
·聚焦军事医学目标导向的指标优化 | 第122-124页 |
·运用知识图谱法选择国外同行专家 | 第124-126页 |
9 总结与展望 | 第126-132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研究总结 | 第126-128页 |
·主要成果 | 第126-127页 |
·主要不足 | 第127-128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研究反思 | 第128-129页 |
·评价体系似乎永远饱受批判和质疑 | 第128页 |
·评价研究过程似乎总是在越位跨界 | 第128-129页 |
·评价问题似乎未变却又在千变万化 | 第129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辩证思考 | 第129-130页 |
·现实模型与理论模型比较下的人才评价体系 | 第129-130页 |
·体制约束与科学指导抉择下的人才评价方法 | 第130页 |
·能力牵引与需求牵引权衡下的人才评价导向 | 第130页 |
·自组织和他组织机制驱动下的人才评价机制 | 第130页 |
·军事医学人才评价研究展望 | 第130-132页 |
·更加突出评价的战略性 | 第131页 |
·更加突出评价的系统性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9页 |
综述 | 第139-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49页 |
发表论文 | 第149-157页 |
个人简历 | 第157-158页 |
致谢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