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龙胶囊联合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纤溶系统及尿RBP的影响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英文缩略表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一、立题依据 | 第12-25页 |
| ·糖尿病肾病及其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 ·糖尿病肾病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肾小球损伤的指标 | 第13-15页 |
| ·肾小管损伤的指标 | 第15-16页 |
|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 第16-17页 |
| ·结论 | 第17页 |
|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辨治概况 | 第17-25页 |
| ·中医学对 DN 病名的认识 | 第17-18页 |
| ·DN 为本虚标实证 | 第18-19页 |
| ·脾肾虚损是 DN 的致病基础 | 第19-20页 |
| ·瘀血阻络贯穿 DN 整个发展过程 | 第20页 |
| ·中医药治疗现状 | 第20-23页 |
| ·展望 | 第23-25页 |
| 二、实验研究 | 第25-34页 |
| ·材料 | 第25-26页 |
| ·方法 | 第26-28页 |
| ·结果 | 第28-34页 |
| 三、讨论 | 第34-41页 |
| ·动物模型的评价 | 第34页 |
| ·PAI、TPA 与 DN | 第34-35页 |
| ·TPA/PAI 的动态平衡与阴阳平衡 | 第35页 |
| ·活血化瘀通络是治疗 DN 的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 ·蛭龙胶囊的组方依据及药物分析 | 第36-37页 |
| ·对照药物的选择 | 第37页 |
| ·蛭龙胶囊治疗早期 DN 的机理探讨 | 第37-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 附录一 | 第52-54页 |
| 附录二 | 第54-55页 |
| 附录三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