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创新点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0页 |
|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 第15-18页 |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18-34页 |
| ·基本结构和原理 | 第18-20页 |
| ·基本性能参数 | 第20-22页 |
| ·光敏剂 | 第22-27页 |
| ·金属配合物染料 | 第23-26页 |
| ·纯有机染料 | 第26页 |
| ·无机量子点染料 | 第26-27页 |
| ·光阳极 | 第27-31页 |
| ·电解质 | 第31-32页 |
| ·液态电解质 | 第31-32页 |
| ·固态电解质 | 第32页 |
| ·对电极 | 第32-34页 |
| ·铂对电极 | 第33-34页 |
| ·碳基对电极 | 第34页 |
| ·导电聚合物对电极 | 第34页 |
| ·无机化合物对电极 | 第34页 |
| ·中间带太阳能电池 | 第34-39页 |
| ·研究背景 | 第35页 |
| ·基本原理 | 第35-37页 |
| ·量子点中间带太阳能电池 | 第37页 |
| ·杂质中间带太阳能电池 | 第37-38页 |
| ·高失配合金 | 第38-39页 |
|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39-40页 |
| 第二章 有序介孔碳对电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 第40-49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 ·有序介孔碳的制备 | 第41页 |
| ·碳基对电极和铂对电极的制备 | 第41-42页 |
| ·光阳极的制备 | 第42页 |
| ·DSSCs的组装 | 第42页 |
| ·表征和测试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 ·有序介孔碳的表征 | 第43-46页 |
| ·光伏电能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自组装聚吡咯纳米管薄膜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中的应用研究 | 第49-57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 ·聚吡咯薄膜电极和铂电极的制备 | 第50-51页 |
| ·DSSCs的组装 | 第51页 |
| ·表征和测试 | 第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 ·聚吡咯膜微观结构表征 | 第51-53页 |
| ·电池器件的光伏性能测试 | 第53-54页 |
| ·对电极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基于二氧化钛中间带太阳能电池极限效率的计算 | 第57-68页 |
| ·引言 | 第57-58页 |
| ·一个中间带的情况 | 第58-64页 |
| ·理论部分 | 第58-61页 |
| ·计算部分 | 第61-64页 |
| ·二个中间带的情况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微量钼掺杂二氧化钛光阳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电池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 第68-74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实验部分 | 第68-69页 |
| ·二氧化钛浆料的制备 | 第68-69页 |
| ·电池器件的制备 | 第69页 |
| ·测试和表征 | 第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及展望 | 第74-77页 |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103页 |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03-105页 |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