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 | 第14-16页 |
·决定因素及类型 | 第14-15页 |
·功能定位 | 第15-16页 |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研究的特色与解决实际问题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2 我国保税区发展的现状及向自贸区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29页 |
·我国保税区发展的现状 | 第18-22页 |
·中国保税区发展的历程 | 第18-20页 |
·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比较分析 | 第20-22页 |
·我国保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立法体系和规章制度不健全 | 第23页 |
·投资和监管成本较高 | 第23页 |
·出现多头管理,政策不连贯 | 第23页 |
·申报主体多 | 第23-24页 |
·中转业务发展较慢 | 第24页 |
·部分业务受限 | 第24页 |
·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财力支持 | 第24页 |
·我国保税区转型的可行性 | 第24-25页 |
·转型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转型的可能性 | 第25页 |
·我国保税区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实践 | 第25-29页 |
·区港联动的试点 | 第26页 |
·从“区港联动”至“保税港区” | 第26-27页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 | 第27页 |
·各种转型路径的优缺点 | 第27-29页 |
3 西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分析 | 第29-41页 |
·西安综合保税区概况 | 第29-30页 |
·区位和交通条件优势 | 第29页 |
·区域功能和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组织管理 | 第30页 |
·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 | 第30-33页 |
·战略优势 | 第31页 |
·位置优势 | 第31-32页 |
·陆港优势 | 第32-33页 |
·西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现实基础 | 第33-38页 |
·西安综合保税区聚集程度的测算 | 第34-35页 |
·外贸乘数测算: | 第35-37页 |
·西安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的评价 | 第37-38页 |
·西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优劣势分析 | 第38-41页 |
·西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 第38-39页 |
·西安国际港务转型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分析 | 第39-41页 |
4 西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功能定位、路径和保障措施 | 第41-52页 |
·关于西安综合保税区不同功能定位的优劣势分析 | 第41-42页 |
·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 | 第42-46页 |
·功能定位的分析 | 第42-43页 |
·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 | 第43页 |
·核心功能区域 | 第43-44页 |
·周边配套产业功能 | 第44-45页 |
·配套服务功能 | 第45-46页 |
·西安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路径 | 第46-50页 |
·路径一:发挥国际中转效用 | 第47-48页 |
·路径二:加快国际采购业务 | 第48-49页 |
·路径三:发挥国际配送能力 | 第49页 |
·三种路径的结论 | 第49-50页 |
·推进西安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50-52页 |
·抓紧时间申请自由贸易区 | 第50页 |
·提升所在区域的战略地位 | 第50页 |
·积极研究并通过相关部门审核西安自由贸易区的规划,编织一张蓝图 | 第50页 |
·加快保税仓库、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50-51页 |
·加快信息化的建设 | 第51页 |
·加强政策立法和运作模式的创新 | 第51-5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