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生猪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第15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 2. 生猪国际竞争力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 ·生猪国际竞争力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 ·国际竞争力 | 第19-20页 |
| ·生猪国际竞争力 | 第20-21页 |
| ·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绝对优势理论 | 第21-22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2页 |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22-23页 |
| ·新贸易理论 | 第23页 |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3-24页 |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24-25页 |
| 3. 中美生猪生产、消费及贸易现状 | 第25-35页 |
| ·中美生猪生产现状 | 第25-29页 |
| ·中国生猪生产概况 | 第25-27页 |
| ·美国生猪生产概况 | 第27-29页 |
| ·中美生猪消费现状 | 第29-30页 |
| ·中国生猪消费概况 | 第29-30页 |
| ·美国生猪消费概况 | 第30页 |
| ·中美生猪贸易现状 | 第30-35页 |
| ·中国生猪贸易概况 | 第30-32页 |
| ·美国生猪贸易概况 | 第32-34页 |
| ·中美生猪贸易概况对比 | 第34-35页 |
| 4. 中美生猪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35-42页 |
| ·中美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构建 | 第35-37页 |
| ·国际市场占有率 | 第35-36页 |
| ·净出口指标 | 第36页 |
| ·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36-37页 |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37页 |
| ·中美生猪国际竞争力测度与比较 | 第37-42页 |
| ·中美生猪国际市场占有率测度与比较 | 第37-38页 |
| ·中美生猪净出口指标测度与比较 | 第38-39页 |
| ·中美生猪贸易竞争力指数测度与比较 | 第39-40页 |
| ·中美生猪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与比较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5. 影响我国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第42-54页 |
| ·影响我国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因素 | 第42-46页 |
| ·成本和价格 | 第42-44页 |
| ·质量和安全 | 第44-46页 |
| ·影响中美生猪国际竞争力的间接因素 | 第46-54页 |
| ·生产要素 | 第46-48页 |
| ·需求状况 | 第48页 |
| ·相关支持产业 | 第48-50页 |
| ·规模和经营组织形式 | 第50-52页 |
| ·政府作用 | 第52-54页 |
|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54-58页 |
| ·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 ·提升我国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 | 第55页 |
| ·加强疫病防控,提升产品质量 | 第55-56页 |
| ·培植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进程 | 第56页 |
| ·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支持力度 | 第56页 |
| ·创新交易方式,适时推出生猪期货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附录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