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格室加筋橡胶土的隔震效应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7页 |
| ·中国农村房屋的抗震现状 | 第9-10页 |
| ·废旧轮胎的现状 | 第10-11页 |
| ·废旧轮胎颗粒应用于土木工程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本文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果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非加筋橡胶土和加筋橡胶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 第20-37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橡胶土的物理特性试验 | 第20-23页 |
| ·橡胶颗粒的级配研究 | 第20-21页 |
| ·橡胶土密度特性研究 | 第21-22页 |
| ·橡胶土比重特性研究 | 第22页 |
| ·橡胶土含水量试验研究 | 第22-23页 |
| ·加筋橡胶土和非加筋橡胶土的强度特性研究 | 第23-32页 |
| ·试验目的 | 第23页 |
| ·试样制备 | 第23-24页 |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 ·试验工况 | 第25页 |
| ·直剪试验结果分析 | 第25-32页 |
| ·加筋橡胶土和非加筋橡胶土的固结压缩特性研究 | 第32-35页 |
| ·试验目的 | 第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 ·试样工况 | 第33页 |
| ·固结压缩试验结果 | 第33-35页 |
| ·机理分析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非加筋橡胶土和加筋橡胶土动力试验研究 | 第37-58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土的动力特性及其描述 | 第37-41页 |
| ·等效线性模型 | 第38页 |
| ·确定动模量 | 第38-39页 |
| ·确定阻尼比 | 第39-41页 |
| ·试验介绍 | 第41-43页 |
| ·试验仪器 | 第41页 |
| ·试验工况 | 第41-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第43-56页 |
| ·滞回曲线 | 第43-44页 |
| ·动剪模量 | 第44-51页 |
| ·阻尼比 | 第51-52页 |
| ·加筋橡胶土和非加筋橡胶土剪切位移-竖向变形曲线 | 第52-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加筋橡胶土隔震层的隔震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 第58-67页 |
| ·模型建立 | 第58页 |
| ·地震波的输入 | 第58-59页 |
| ·研究参数 | 第59-60页 |
| ·隔震效应分析 | 第60-66页 |
| ·不同橡胶颗粒配比对隔震效果的影响 | 第60-62页 |
| ·软土层厚度与宽度对隔震效果的影响 | 第62-64页 |
| ·加筋橡胶土的隔震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隔震层牵引释放试验和撞击试验 | 第67-77页 |
| ·试验材料及模型的准备 | 第67-71页 |
| ·试验装置介绍 | 第67-68页 |
| ·橡胶土和土工格室 | 第68-69页 |
| ·上部结构 | 第69页 |
| ·传感器参数 | 第69-70页 |
| ·测点布置 | 第70-71页 |
| ·牵引释放试验 | 第71-74页 |
| ·牵引释放位移计安置 | 第71页 |
| ·牵引释放试验数据分析 | 第71-74页 |
| ·撞击试验 | 第74-75页 |
| ·撞击试验装置 | 第74页 |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与论文发表情况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