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土、砖、石、竹、木结构论文--竹、木结构论文--木结构论文

现代木构建筑形态构成与表现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图表目录第10-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25页
   ·研究背景第17-18页
     ·宏观背景第17-18页
     ·国内背景第1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研究目的第18-19页
     ·研究意义第19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19-20页
   ·概念界定第20-21页
     ·木构建筑第20-21页
     ·形态与建筑形态第21页
     ·构成第21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24页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研究框架第24-25页
第2章 现代木构建筑形态构成研究基础第25-41页
   ·现代木构建筑形态构成的技术基础第25-36页
     ·新型木材料的运用第25-29页
     ·新型节点技术的运用第29-32页
     ·新加工和设计技术的运用第32-35页
     ·现代结构体系的应用第35-36页
   ·现代木构建筑形态构成的理论基础第36-39页
     ·形态构成理论第36-38页
     ·本文对形态构成理论的借鉴与改造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现代木构建筑形态构成第41-75页
   ·现代木构建筑形态构成的要素关系第41-42页
     ·形体、界面、结构、表皮在形态构成研究中的关系第41页
     ·结构与表皮的形态关系第41-42页
   ·现代木构建筑的结构与形体构成第42-60页
     ·杆件体系第42-55页
     ·板壳体系第55-59页
     ·块材堆砌体系第59-60页
   ·现代木构建筑界面构成第60-73页
     ·现代木构建筑结构的界面构成第60-62页
     ·现代木构建筑表皮的界面构成第62-68页
     ·现代木构建筑界面的形态变化逻辑第68-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4章 现代木构建筑形态的材质表现第75-85页
   ·木材的感觉表现第75-77页
     ·木材的视觉特性第75-77页
     ·木材的触觉特性第77页
     ·木材的听觉特性第77页
     ·木材的嗅觉特性第77页
   ·木材的知觉表现第77-78页
     ·自然感第77-78页
     ·纯净感第78页
     ·温暖感第78页
   ·木材的材质表现第78-83页
     ·木材单一材质的表现第78-80页
     ·木材与其他材质的结合表现第80-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现代木构建筑形态的综合表现第85-111页
   ·现代木构建筑的功能表现形态第85-92页
     ·木构居住建筑的表现形态第85-88页
     ·木构大跨公共建筑的表现形态第88-89页
     ·木构多层、高层建筑的表现形态第89-91页
     ·木构建筑的非功能表现形态第91-92页
   ·现代木构建筑形态的生态表现第92-98页
     ·尊重地表环境的架空形态第92-93页
     ·注重仿生的结构形态第93-94页
     ·利于通风的空间形态第94-95页
     ·便于太阳能采集的斜面形态第95-96页
     ·木质遮阳表皮的界面形态第96-98页
   ·现代木构建筑形态的地域表现第98-101页
     ·地形环境的应对形态第99-100页
     ·地域符号的象征形态第100-101页
     ·地域技艺的表现形态第101页
   ·案例分析第101-109页
     ·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 19#地块第101-106页
     ·法国梅茨蓬皮杜中心第106-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11-115页
   ·结论第111-112页
     ·工程技术发展推动木构建筑的现代化第111页
     ·新技术进一步促进木构建筑形态多样化第111页
     ·木构建筑更加注重生态和地域的表现倾向第111-112页
   ·展望第112页
   ·创新点与不足第112-115页
     ·创新点第112-113页
     ·研究的不足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玉桥市场建筑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下一篇:南京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