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稀土概述 | 第10页 |
| ·稀土萃取分离提纯技术 | 第10-18页 |
| ·稀土溶剂萃取技术进展 | 第11页 |
| ·萃取体系及萃取剂 | 第11-15页 |
| ·萃取剂的选择 | 第11-12页 |
| ·常见萃取体系及特点 | 第12-15页 |
| ·无皂化稀土萃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创新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P507-N235 载酸有机相分解稀土研究 | 第21-31页 |
| ·实验方案 | 第21页 |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21-23页 |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23页 |
| ·稀土浓度测定 | 第23页 |
| ·水相酸度测定 | 第23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 ·载酸有机相分解碳酸钕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26页 |
| ·料浆浓度对 Nd 萃取容量的影响 | 第23-25页 |
| ·浸出时间对 Nd 萃取容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相比对 Nd 萃取容量的影响 | 第26页 |
| ·载酸有机相分解氢氧化钕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 ·料浆浓度对 Nd 萃取容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 ·相比对 Nd 萃取容量的影响 | 第28页 |
| ·浸出时间对 Nd 萃取容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P507 萃取与载酸 N235 分解稀土研究 | 第31-42页 |
| ·实验方案 | 第31页 |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31页 |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 ·P507-煤油萃取 LaCl3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34页 |
| ·相比对萃取容量的影响 | 第32页 |
| ·料液浓度对萃取容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萃取时间对萃取容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N235-煤油-A1416 体系萃取萃余料液酸的研究 | 第34-37页 |
| ·N235 浓度对料液中酸萃取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添加剂 A1416 浓度对料液中酸萃取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相比对料液中酸萃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载酸 N235-煤油-A1416 分解氢氧化钕的研究 | 第37-40页 |
| ·相比对氢氧化钕分解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反应时间对氢氧化钕分解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搅拌强度对氢氧化钕分解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P507-N235 复合有机相中杂质铁的脱除 | 第42-52页 |
| ·实验方案 | 第42页 |
| ·实验试剂及设备 | 第42-43页 |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43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 ·P507-N235 体系萃取 Fe3+的实验 | 第43-44页 |
| ·振荡时间对 Fe3+萃取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相比对 Fe~(3+)萃取率的影响 | 第44页 |
| ·H_2C_2O_4-HCl 反萃实验研究 | 第44-45页 |
| ·EDTA 络合反萃试验研究 | 第45-49页 |
| ·初始温度对 Fe~(3+)反萃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反萃时间对 Fe~(3+)反萃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EDTA 浓度对 Fe~(3+)反萃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 ·错流反萃除铁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