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中国兽医学论文--中兽医药物学论文

抗鸭瘟病毒活性物质的筛选及白藜芦醇抗鸭瘟病毒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常用英文缩写表第12-2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20-35页
 第一章 抗疱疹病毒类药物概述第20-27页
  1 化学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第20-22页
   ·化学治疗药物第20页
   ·作用机制第20-22页
     ·核苷类似物作用机制第20-22页
     ·酞甲酸钠作用机制第22页
     ·酞丁安作用机制第22页
     ·n-22烷醇作用机制第22页
  2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第22-27页
   ·中药粗提物第23页
   ·中药有效成分第23-27页
     ·白藜芦醇第24页
     ·鬼臼毒素第24-25页
     ·大蒜新素第25页
     ·芒果苷第25-27页
 第二章 白藜芦醇抗病毒研究进展第27-32页
  1 抗疱疹病毒研究第27-30页
   ·抗HSV-1和HSV-2研究第27-28页
   ·抗VZV病毒研究第28-29页
   ·抗HCMV病毒研究第29页
   ·抗EBV病毒研究第29-30页
  2 抗RNA病毒第30-31页
   ·抗HIV病毒研究第30页
   ·抗IFV病毒第30-31页
   ·抗SARS病毒研究第31页
   ·抗HTLV病毒研究第31页
  3 抗其它病毒研究第31-32页
   ·抗非洲猪瘟病毒研究第31页
   ·抗71型肠道病毒研究第31-32页
 第三章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32-35页
  1 研究背景第32-33页
  2 研究目的第33-35页
   ·对鸭瘟的防治第33页
   ·对疱疹病毒新靶点的发现第33-35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35-135页
 第四章 体外抗DPV活性物质筛选第35-57页
  1 实验材料第35-36页
   ·实验药材第35页
   ·试剂及培养基第35-36页
   ·细胞及毒株第3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6页
  2 实验方法第36-41页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的配制第36-37页
   ·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第37页
   ·病毒增殖第37页
   ·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的测定第37-38页
   ·DMSO对DEFs体外生长的影响第38页
   ·中药粗提物抗DPV活性检测第38-39页
     ·粗提物的提取第38页
     ·各中药粗提物对DEFs的毒性检测第38-39页
     ·各中药粗提物对DPV的体外抑制效果检测第39页
     ·MTT法检测中药粗提物对DPV的体外抑制作用第39页
   ·印楝种仁粗提物萃取各段抗DPV活性检测第39-40页
     ·萃取物的制备第39页
     ·印楝种仁三种萃取物对DEFs的毒性实验第39-40页
     ·印楝种仁三种萃取物对DPV的体外抑制作用第40页
   ·油樟挥发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抗DPV活性检测第40-41页
     ·供试药物的制备第40页
     ·油樟挥发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DEFs的毒性实验第40页
     ·油樟挥发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DPV的体外抑制作用第40-41页
  3 实验结果第41-53页
   ·病毒TCID_(50)测定结果第41页
   ·DMSO对DEFs及DPV的作用第41-42页
   ·中药粗提物抗DPV检测结果第42-50页
     ·中药粗提物对DEFs的毒性试验第42页
     ·中药粗提物对DPV的体外抑制作用第42-49页
     ·MTT法检测虎杖、茜草醇提物对DPV的体外抑制作用第49-50页
   ·印楝抗DPV检测结果第50页
     ·印楝种仁三种萃取物对DEFs的毒性实验第50页
     ·印楝种仁三种萃取物对DPV的抑制作用第50页
   ·油樟挥发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抗DPV检测结果第50-53页
     ·油樟挥发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DEFs的毒性实验结果第50-51页
     ·油樟挥发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DPV的抑制作用第51-53页
  4 分析与讨论第53-56页
   ·DMSO作为供试品溶媒在抗病毒活性研究中的使用第53页
   ·具有抗DPV活性的中药的筛选第53-54页
   ·印楝种仁提取物抗DPV活性第54-55页
   ·油樟挥发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抗DPV活性第55-56页
  5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白藜芦醇体外抗DPV活性研究第57-68页
  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实验药材第57页
   ·试剂及培养基第57页
   ·细胞及毒株第5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57-58页
  2 实验方法第58-59页
   ·供试药物的制备第58页
   ·白藜芦醇对DEFs的毒性实验第58页
   ·白藜芦醇对DPV的抑制作用第58-59页
     ·白藜芦醇对DPV的半数有效浓度(IC_(50))第58-59页
     ·评价方法第59页
   ·白藜芦醇对DPV滴度的影响第59页
     ·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后DPV病毒液的收集第59页
     ·毒液滴度(TCID_(50))的测定第59页
  3 实验结果第59-63页
   ·白藜芦醇对DEFs的毒性检测结果第59-61页
   ·白藜芦醇对DPV的抑制作用结果第61-63页
     ·白藜芦醇作用下染毒细胞病变情况观察第61页
     ·白藜芦醇对DPV的IC_(50)第61-63页
     ·白藜芦醇对DPV的治疗指数评价第63页
   ·白藜芦醇对DPV滴度的影响结果第63页
  4 分析和讨论第63-67页
   ·白藜芦醇的抗病毒活性及评价方法第63-66页
   ·白藜芦醇对DPV滴度的影响第66-67页
  5 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TaqMan绝对荧光定量方法的建立和白藜芦醇对DPV体外复制的影响第68-80页
  1 实验材料第68-69页
   ·主要试剂第6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68-69页
   ·毒株第69页
   ·引物和探针第69页
  2 实验方法第69-72页
   ·FQ-PCR方法的建立第69-71页
     ·基因组的提取第69页
     ·普通PCR反应体系第69-70页
     ·标准阳性模板的制备第70页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70-71页
     ·灵敏性、特异性及重复性检测第71页
   ·白藜芦醇对DPV在DEFs中生长曲线的影响第71-72页
     ·白藜芦醇作用下不同时间点DEFs中DPV基因组的提取第71-72页
     ·FQ-PCR测定不同时间点DEFs中DPV的含量第72页
  3 实验结果第72-77页
   ·FQ-PCR方法的建立第72-74页
     ·UL30基因的扩增、克隆及鉴定结果第72-73页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73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试验结果第73-74页
   ·白藜芦醇对DPV在DEFs中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第74-77页
  4 分析和讨论第77-79页
   ·TaqMan FQ-PCR方法第77-78页
   ·白藜芦醇对DPV体外生长曲线的影响第78-79页
  5 小结第79-80页
 第七章 白藜芦醇体外抗DPV作用特征的研究第80-91页
  1 实验方法第80页
   ·实验药材第80页
   ·试剂及培养基第80页
   ·细胞及毒株第80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80页
  2 实验方法第80-83页
   ·供试药物的制备第80-81页
   ·白藜芦醇对DPV不同作用阶段的作用研究第81-82页
     ·白藜芦醇对DPV直接杀灭作用的研究第81页
     ·白藜芦醇对DEFs的保护作用第81页
     ·白藜芦醇对DPV穿入阶段作用的研究第81页
     ·白藜芦醇对DPV胞内繁殖阶段作用的研究第81页
     ·检测方法第81-82页
   ·不同给药时间下白藜芦醇对DPV毒力的影响第82页
     ·样品的制备第82页
     ·检测方法第82页
   ·透射电镜检测白藜芦醇作用下DPV在DEFs中的复制情况第82-83页
     ·样品的制备第82页
     ·检测方法第82-83页
  3 实验结果第83-87页
   ·白藜芦醇对DPV不同作用阶段研究结果第83-84页
   ·不同给药时间下白藜芦醇对DPV毒力的影响结果第84页
   ·透射电镜检测结果第84-87页
  4 分析和讨论第87-90页
   ·白藜芦醇对DPV不同作用阶段的研究第87-88页
   ·白藜芦醇抑制DPV主要作用时间段第88-89页
   ·白藜芦醇作用下感染了DPV的DEFs超微结构观察第89-90页
  5 小结第90-91页
 第八章 白藜芦醇对DPV立即早期和早期基因转录的抑制作用研究第91-111页
  1 实验材料第91页
   ·实验药材第91页
   ·试剂及培养基第91页
   ·细胞及毒株第9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91页
  2 实验方法第91-95页
   ·供试药物的制备第91-92页
   ·引物设计第92页
   ·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第92-93页
   ·PCR产物回收纯化第93-94页
   ·退火温度的筛选第94-95页
   ·标准曲线及扩增效率的检测第95页
   ·白藜芦醇对DPV立即早期和早期基因转录抑制情况的检测..第95页
  3 实验结果第95-107页
   ·RNA完整性及纯度分析第95-96页
   ·引物特异性检测第96页
   ·退火温度第96-99页
   ·标准曲线及扩增效率第99-105页
   ·白藜芦醇抑制DPV早期基因转录的检测结果第105-107页
  4 分析与讨论第107-109页
   ·反转录FQ-PCR方法的应用第107-108页
   ·白藜芦醇对DPV早期基因转录的抑制第108-109页
  5 小结第109-111页
 第九章 白藜芦醇体内抗DPV活性及对相关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研究第111-134页
  1 实验材料第111页
   ·主要试剂第11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111页
   ·毒株与实验动物第111页
   ·实验药品第111页
  2 实验方法第111-114页
   ·实验药品的配制第111-112页
   ·DPV鸭胚半数致死浓度的检测第112页
   ·动物分组及给药第112-113页
   ·病理学观察第113页
     ·临床、剖检观察第113页
     ·组织病理学观察第113页
     ·TEM观察第113页
   ·各实验组外周血载毒量的检测第113-114页
     ·盐酸胍法全血DNA提取第113-114页
     ·Taq Man探针FQ-PCR法检测血液中DPV拷贝数第114页
   ·细胞因子检测第114页
  3 实验结果第114-127页
   ·DPV ELD_(50)检测结果第114页
   ·临床症状观察第114-116页
   ·死亡率统计第116-117页
   ·组织病理学检测第117页
   ·TEM检测结果第117-118页
   ·用药期间外周静脉血液中载毒量检测结果第118-119页
   ·细胞因子检测结果第119-127页
     ·IFN-α水平变化情况第119-121页
     ·IFN-γ水平变化情况第121-123页
     ·IL-2水平变化情况第123-124页
     ·IL-4水平变化情况第124-126页
     ·IL-12水平变化情况第126-127页
  4 分析和讨论第127-133页
   ·体内实验药物的配制及给药方式第127-128页
   ·临床鸭瘟病理模型的建立第128-129页
   ·白藜芦醇对鸭瘟的临床治疗效果第129页
   ·白藜芦醇对DPV在鸭体内复制的抑制作用第129-130页
   ·白藜芦醇对细胞因子的影响与治疗作用的关系第130-133页
  5 结论第133-134页
 第十章 结论与创新第134-135页
  1 结论第134页
  2 创新性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附图第152-1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藏地区小麦耐铝资源评价及澳洲硬粒小麦耐铝遗传改良
下一篇:猪不同年龄段肌肉组织microRNAs鉴定和差异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