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型新农村空间规划研究--以广西隆安县定江村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选题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选题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创新点 | 第15页 |
·相关概念 | 第15-20页 |
·乡村旅游 | 第15-16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16-17页 |
·旅游型新农村 | 第17-18页 |
·旅游型新农村空间规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9页 |
·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 第20-22页 |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乡村规划研究 | 第22-26页 |
·国外乡村规划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国内新农村规划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9页 |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 | 第26页 |
·旅游型新农村空间的类型和特征 | 第26-27页 |
·旅游型新农村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旅游型新农村规划案例分析 | 第29-48页 |
·国外旅游型新农村规划案例分析 | 第29-32页 |
·对法国乡村旅游的研究 | 第29-30页 |
·对韩国乡村规划的研究 | 第30-32页 |
·国内旅游型新农村规划案例分析 | 第32-42页 |
·杭州西湖“景中村” | 第32-34页 |
·韶山华润希望小镇 | 第34-37页 |
·广西百色市濑浩村 | 第37-42页 |
·国内外旅游型新农村规划小结 | 第42-48页 |
·国外案例启示 | 第42-43页 |
·国内案例对比 | 第43-44页 |
·赖浩村规划反思 | 第44-48页 |
第四章 旅游型新农村空间规划引导 | 第48-58页 |
·规划原则 | 第48-49页 |
·旅游型新农村空间规划策略 | 第49-53页 |
·旅游型新农村空间组织要素及特点 | 第49-50页 |
·旅游型新农村空间演变规律 | 第50-51页 |
·旅游型新农村空间规划策略 | 第51-53页 |
·旅游型新农村空间规划方法 | 第53-58页 |
·区域城乡空间规划 | 第53-55页 |
·旅游型新农村内部空间规划 | 第55-56页 |
·旅游型新农村旅游流规划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广西隆安县定江村旅游型新农村空间规划 | 第58-91页 |
·区域背景 | 第58-59页 |
·广西新农村建设概况 | 第58页 |
·南宁市乡村旅游概况 | 第58-59页 |
·定江村现状分析 | 第59-68页 |
·新农村发展现状 | 第59-62页 |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62页 |
·旅游资源分析 | 第62-68页 |
·定江村发展旅游型新农村条件评价 | 第68-71页 |
·发展优势 | 第68-69页 |
·发展劣势 | 第69-70页 |
·综合评价 | 第70-71页 |
·定江旅游型新农村空间规划 | 第71-89页 |
·区域城乡空间规划 | 第71-78页 |
·旅游型新农村内部空间规划 | 第78-87页 |
·旅游流规划 | 第87-89页 |
·规划实施建议 | 第89-9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