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深层火成岩破碎机理及破岩效率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松辽盆地火成岩发育情况及钻井难点 | 第12页 |
·松辽盆地深层火成岩发育情况 | 第12页 |
·火成岩地层特点及钻井的难点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8页 |
·岩石破碎机理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岩石可钻性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钻头选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页 |
·钻头设计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火成岩地层物理力学特性 | 第19-49页 |
·不同岩性火成岩测井响应特征及岩性识别 | 第19-25页 |
·松辽盆地北部火成岩岩性分布特征 | 第19-20页 |
·不同岩性火成岩测井响应特征 | 第20-22页 |
·基于神经网络法的岩性识别 | 第22-25页 |
·火成岩基本物理特性 | 第25-30页 |
·密度特性 | 第25-26页 |
·热力学特性 | 第26-29页 |
·Biot(毕奥特)参数 | 第29-30页 |
·火成岩基本变形特性和强度特性 | 第30-38页 |
·单轴压缩实验 | 第30-32页 |
·三轴压缩实验 | 第32-35页 |
·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 第35-36页 |
·抗拉强度 | 第36-38页 |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的测井解释评价 | 第38-42页 |
·测井数据预处理 | 第38-39页 |
·用测井资料确定岩石力学参数 | 第39-42页 |
·基于测井解释的岩石力学参数剖面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9页 |
第三章 火成岩地层抗钻特性 | 第49-66页 |
·火成岩地层抗钻特性参数室内实验 | 第49-56页 |
·岩心资料 | 第49页 |
·抗钻特性实验主要内容 | 第49-52页 |
·抗钻特性参数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基于测井资料地层抗钻特性参数解释 | 第56-58页 |
·测井数据与地层岩石可钻性之间的关系 | 第56-57页 |
·抗钻特性参数与测井数据关系模型 | 第57-58页 |
·基于可钻性的地层分层计算 | 第58-62页 |
·基于可钻性分层依据和数据预处理 | 第58-59页 |
·基于可钻性分层处理方法 | 第59-60页 |
·单井可钻性剖面预测结果 | 第60-62页 |
·三维地层岩石抗钻特性分析预测理论 | 第62-6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2页 |
·应用有限单元法求区域可钻性分布的思路和步骤 | 第62-65页 |
·区域抗钻特性分布规律预测结果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火成岩地层地应力场特性 | 第66-85页 |
·基于多源信息集成和融合的地应力场反演方法 | 第66-70页 |
·基于多源信息集成和融合的地应力场反演的基本过程 | 第66页 |
·基于应力-渗流场耦合的地应力反演数学模型 | 第66-70页 |
·地应力反演三维约束模型 | 第70页 |
·地应力场特征多源信息的获取 | 第70-81页 |
·目标区域地质特征 | 第70-71页 |
·古地磁岩心定向 | 第71-75页 |
·差应变法测量地应力数值原理 | 第75-80页 |
·地应力的测井解释 | 第80-81页 |
·区域地应力场 | 第81-84页 |
·地应力场模拟方法 | 第81-82页 |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第82-83页 |
·区域地应力场分布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火成岩地层/钻头牙齿作用规律及破碎状态 | 第85-101页 |
·表面力作用下半无限体的应力分布 | 第85-87页 |
·半无限体重受垂向集中力作用 | 第85-86页 |
·分布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 第86-87页 |
·钻头牙齿/岩石接触过程的应力分布和破碎状态 | 第87-91页 |
·刚性平底压头压入时的应力分布问题 | 第87-89页 |
·刚性球体压入时的应力分布情况 | 第89-90页 |
·不同齿形压头压入时的岩石破碎过程 | 第90-91页 |
·钻头牙齿/岩石作用的破碎参数 | 第91-97页 |
·Mohr-Coulomb 强度准则 | 第91-92页 |
·第二极限区破碎深度和破碎条件 | 第92-94页 |
·体积破碎发生条件和破碎坑的形态参数 | 第94-97页 |
·单齿破岩模拟实验 | 第97-100页 |
·实验用齿 | 第97页 |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97-9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火成岩地层钻头适配性和破岩效率评价 | 第101-124页 |
·火成岩地层钻头适配性评价 | 第101-112页 |
·火成岩地层钻头使用情况 | 第101-105页 |
·火成岩地层钻头失效情况 | 第105-107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钻头选型方法 | 第107-109页 |
·钻头适配性评价结果 | 第109-112页 |
·金刚刚石钻头破岩效率和磨损评价 | 第112-118页 |
·金刚石钻头与地层的接触过程等效刀翼数量 | 第112-114页 |
·金刚石钻头破岩效率评价 | 第114-116页 |
·金刚石钻头的磨损评价 | 第116页 |
·金刚石钻头结构参数优选方法 | 第116-118页 |
·研磨-切削复合结构钻头优化及应用 | 第118-123页 |
·切削齿优选 | 第118-119页 |
·钻头冠部剖面形状和切削结构优选 | 第119-120页 |
·金刚石颗粒和胎体参数优选 | 第120页 |
·水力结构和保径结构优化 | 第120-121页 |
·现场应用情况 | 第121-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详细摘要 | 第13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