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3页 |
1 皂苷的种类及性质 | 第7-8页 |
·皂苷的分类 | 第7页 |
·三萜皂苷的理化性质 | 第7-8页 |
·三萜皂苷物理及化学性质 | 第7页 |
·三萜皂苷生物活性 | 第7-8页 |
·三萜皂苷常见的显色反应 | 第8页 |
2 三萜皂苷的提取 | 第8-9页 |
3 LC-MS在三萜皂苷中的分析应用 | 第9-11页 |
·LC-MS接口的发展 | 第9-10页 |
·常见的LC-MS在三萜皂苷分析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4 已报道的木荷属植物的研究 | 第11-13页 |
·木荷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木荷在防治稻瘟病上的应用前景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木荷抗稻瘟病活性皂苷的提取及显色方法的选择 | 第13-2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5页 |
·材料 | 第13页 |
·方法 | 第13-1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5-19页 |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总皂苷的得率 | 第15页 |
·总皂苷类别的鉴定 | 第15-16页 |
·总皂苷溶液的光谱扫描 | 第16页 |
·总皂苷含量比较及显色方法的选择 | 第16-19页 |
·香草醛-高氯酸法 | 第16-17页 |
·香草醛-浓硫酸法 | 第17页 |
·Libermann-Bruchard法 | 第17-18页 |
·木荷总皂苷显色方法的选择 | 第18-19页 |
·总皂苷抗稻瘟病菌活性比较 | 第1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木荷各活性皂苷级份的抑制稻瘟病菌活性研究 | 第20-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材料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37页 |
·抑菌圈法的选择 | 第23-24页 |
·木荷各活性皂苷级份抑菌浓度的初探及室内毒力测定 | 第24-35页 |
·抗稻瘟病菌活性级份的HPLC分析 | 第35-3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木荷总皂苷M2IGR5级份的HPLC分析 | 第39-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材料 | 第39页 |
·方法 | 第39-41页 |
2 结果 | 第41-52页 |
·流动相比例对M2IGR5级份HPLC等梯度洗脱效果的初探 | 第41-42页 |
·M2IGR5级份HPLC梯度洗脱条件的优化 | 第42-51页 |
·梯度洗脱程序的选择 | 第42-44页 |
·柱温的选择 | 第44-46页 |
·流速的选择 | 第46-50页 |
·进样量的选择 | 第50-51页 |
·M2IGR5皂苷元在优化的洗脱条件下的分离效果 | 第51-5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木荷M2IGR5级份及其苷元LC-MS分析 | 第53-6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3-54页 |
·材料 | 第53页 |
·方法 | 第53-54页 |
2 结果 | 第54-62页 |
·M2IGR5皂苷元的质谱分析 | 第54-60页 |
·M2IGR5皂苷元正离子模式下的质谱分析 | 第54-57页 |
·M2IGR5皂苷元在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分析 | 第57-60页 |
·M2IGR5级份的质谱分析 | 第60-62页 |
·M2IGR5级份在正离子模式下的质谱分析 | 第60-6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