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天然吸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6页 |
| ·海上溢油的来源及危害 | 第7-9页 |
| ·海上溢油事故概况 | 第7-8页 |
| ·海上溢油事故的影响 | 第8-9页 |
| ·海上溢油的处理方式 | 第9-12页 |
| ·机械法 | 第9-10页 |
| ·反应法 | 第10-11页 |
| ·细菌法 | 第11-12页 |
| ·吸油材料 | 第12-14页 |
| ·纤维素 | 第14-24页 |
| ·纤维素简介 | 第15页 |
| ·纤维素预处理 | 第15-16页 |
| ·纤维素改性 | 第16-17页 |
| ·纤维素的吸油机理 | 第17-18页 |
| ·影响纤维吸附特性的因素及影响机理 | 第18-19页 |
| ·纤维吸附性能的测试方法与测试指标 | 第19-22页 |
| ·织物吸附性能测试方法与表征指标 | 第22-23页 |
| ·纤维素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23-2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4-26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实验方法 | 第26-33页 |
| ·实验设备与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 ·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 ·分析仪器 | 第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 ·玉米秸秆的预处理 | 第28页 |
| ·纤维素的乙酰化改性 | 第28页 |
| ·改性后的纤维素纤维对纯油的吸附实验 | 第28-29页 |
| ·改性后的纤维素纤维对水面浮油的吸附实验 | 第29页 |
| ·改性后的纤维素纤维对水中溶解油的吸附实验 | 第29-31页 |
| ·分析与表征 | 第31-33页 |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1页 |
| ·BET 分析 | 第31页 |
| ·接触角分析 | 第31-32页 |
| ·XRD 分析 | 第3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59页 |
| ·玉米秸秆改性前后色泽变化 | 第33页 |
|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 WPG 的影响 | 第33-35页 |
|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材料对纯油及水面浮油的吸附效果 | 第35-43页 |
|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材料对纯油的吸附效果 | 第35-39页 |
|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材料对水面浮油的吸附效果 | 第39-43页 |
| ·改性后纤维素纤维对水中溶解油的吸附效果 | 第43-49页 |
| ·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44-46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 ·盐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固液比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材料的 SEM 及 BET 分析 | 第49-52页 |
| ·接触角分析 | 第52-55页 |
| ·静态接触角分析 | 第52-53页 |
| ·动态铺展过程 | 第53-55页 |
| ·XRD 分析 | 第55-57页 |
| ·FT-IR 分析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建议与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