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德·西蒙小说的巴洛克美学品格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6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立题依据 | 第6-7页 |
二、克洛德·西蒙小说研究现状述评 | 第7-9页 |
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立足于“巴洛克”特质的小说创作 | 第11-19页 |
第一节 西蒙小说的巴洛克叙述渊源 | 第11-14页 |
一、新小说背景下的个性创作 | 第11-13页 |
二、“巴洛克”小说风格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西蒙小说与巴洛克的精神对接 | 第14-19页 |
一、对理性禁锢的精神突围 | 第15-16页 |
二、艺术形式的“实验者”和“先锋派” | 第16-17页 |
三、一种“现代”批判精神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巴洛克叙事下的空缺体验 | 第19-30页 |
第一节 主体消失:在场生命的去中心化 | 第19-22页 |
一、典型人物的解散 | 第19-20页 |
二、“物象”领域的新开拓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情节零散化:艺术构体的真实存在 | 第22-25页 |
一、螺旋式的“迷宫”结构 | 第22-24页 |
二、“内聚焦”与“零聚焦”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意义隐退:不确定性的预设 | 第25-30页 |
一、道德感与伦理观的空置 | 第26-27页 |
二、无本思想下的价值考量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巴洛克形式下的艺术景观映射 | 第30-39页 |
第一节 绘画的敷设:文字的图像化诉求 | 第30-33页 |
一、凝聚色彩逻辑的文字画 | 第30-31页 |
二、光影造型的表述与传达 | 第31-33页 |
第二节 “蒙太奇”的组接:镜头语言构筑时空切片 | 第33-36页 |
一、蒙太奇的构成化处理 | 第33-34页 |
二、电影意境的创构与拓展 | 第34-36页 |
第三节 “赋格”的移植:曲式构建隐形秩序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巴洛克品格下的反叛性续写 | 第39-46页 |
第一节 反叛意识驱动的审美功能 | 第39-42页 |
一、怀疑话语的反思性叙述 | 第39-41页 |
二、传统文本的反向性指涉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反叛意识呈现的美学意蕴 | 第42-46页 |
一、真幻相生的动态效应 | 第42-43页 |
二、虚无颓废的美学精神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