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清代刑具的反思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和选题缘由 | 第7-9页 |
(一) 通过刑具的发展可以反映法律史的发展 | 第7页 |
(二) 通过刑具的研究可以认识清朝法律文化思想 | 第7页 |
(三) 研究清代的刑具有历史总结和转折性的意义 | 第7-8页 |
(四) 清代刑具处于研究初级阶段具有研究的必要 | 第8-9页 |
第二章 清代代刑具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在刑具的专门研究方面 | 第9页 |
(二) 在古代监狱史方面 | 第9-10页 |
(三) 在古代刑讯与刑罚方面 | 第10-12页 |
第三章 本文关于清代刑具研究的框架 | 第12-25页 |
(一) 刑具的概念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三) 清代刑具的历史渊源 | 第13页 |
(四) 清代刑具的种类及使用规定 | 第13-25页 |
1. 刑具使用对应的刑罚 | 第13-14页 |
2. 刑具的分类 | 第14-16页 |
3. 刑具的使用规定 | 第16-18页 |
4. 刑具的主要使用机构和主体 | 第18-20页 |
5. 刑具的违法使用 | 第20-25页 |
第四章 清代刑具反映的历史问题 | 第25-29页 |
(一) 保持了法律制度的连续性 | 第25页 |
(二) 严刑峻法维护高压统治 | 第25页 |
(三) 文字狱严惩思想异端 | 第25-26页 |
(四) 旗人特权的法律化 | 第26页 |
(五) 对少数民族的有效法律控制 | 第26-27页 |
(六) 改变五刑制度 | 第27页 |
(七) 增加法外酷刑 | 第27-28页 |
(八) 清代官员的腐败严重 | 第28-29页 |
第五章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29-33页 |
(一) 在法律的制定上有疏漏 | 第29页 |
(二) 封建社会下权利没有制约 | 第29-30页 |
(三) 法制思想和观念的滞后 | 第30页 |
(四) 法律技术水平的落后 | 第30-31页 |
(五) 对现今社会的启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