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DNA序列研究土生空团菌的遗传多样性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土生空团菌 | 第9-11页 |
·土生空团菌简介 | 第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11-13页 |
·形态学标记 | 第11页 |
·细胞学标记 | 第11-12页 |
·生化标记 | 第12页 |
·分子标记 | 第12-13页 |
·外生菌根的抗病作用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2 ITS区域分析 | 第15-26页 |
·实验材料 | 第15-18页 |
·供试菌株 | 第15-17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7页 |
·主要缓冲液和引物 | 第17-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8页 |
·样品DNA的检测 | 第18页 |
·PCR扩增 | 第18-19页 |
·扩增产物回收和测序 | 第19页 |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9页 |
·ITS区域PCR扩增 | 第19-20页 |
·rDNA ITS区序列分析 | 第20-21页 |
·rDNA ITS区RNA二级结构 | 第21-23页 |
·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26页 |
3 18S rDNA中Ⅰ型内含子分析 | 第26-37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供试菌株 | 第26-28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8页 |
·主要缓冲液和引物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PCR扩增 | 第28-29页 |
·扩增产物回收和测序 | 第29页 |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18S rDNA 3’端PCR扩增 | 第29-30页 |
·Ⅰ型内含子的插入位置和序列分析 | 第30-32页 |
·Ⅰ型内含子二级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Ⅰ型内含子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4 28S rDNA中Ⅰ型内含子分析 | 第37-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供试菌株 | 第37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7页 |
·主要缓冲液和引物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PCR扩增 | 第37-38页 |
·扩增产物回收和测序 | 第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28S rDNA 3’端PCR扩增 | 第38-39页 |
·Ⅰ型内含子序列分析 | 第39-41页 |
·Ⅰ型内含子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Ⅰ型内含子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