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有关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研究 | 第14-19页 |
·有关土地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 | 第19-20页 |
·研究评述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第21-23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相关概念 | 第24-26页 |
·城镇建设用地 | 第24页 |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 | 第24-25页 |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 第25页 |
·海洋经济 | 第25-26页 |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区位理论 | 第27页 |
·系统理论 | 第27-28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8-29页 |
3 舟山群岛发展现状及建设用地利用情况分析 | 第29-47页 |
·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现状 | 第29-36页 |
·自然地理状况 | 第29-30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0-31页 |
·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第31-36页 |
·舟山群岛建设用地利用情况分析 | 第36-42页 |
·舟山群岛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舟山群岛城镇建设用地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 第37-42页 |
·舟山群岛海洋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相关性分析 | 第42-47页 |
·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42-45页 |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7页 |
4 舟山群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第47-61页 |
·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7-51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7-48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48-51页 |
·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 第51-55页 |
·投影寻踪方法 | 第52页 |
·遗传算法 | 第52-54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PPCE-RAGA) | 第54-55页 |
·舟山群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第55-61页 |
·数据来源 | 第55-56页 |
·舟山群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第56-61页 |
5 基于土地集约理念的舟山群岛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 第61-77页 |
·基于土地集约理念的土地结构调整优化目标 | 第61页 |
·基于土地集约理念的土地结构调整优化原则 | 第61-63页 |
·城镇建设用地总量预测 | 第63-70页 |
·趋势外推法方案预测 | 第63-64页 |
·部门分解方案求解 | 第64-69页 |
·GM(1,1)模型方案预测 | 第69-70页 |
·方案汇总求解 | 第70页 |
·城镇建设用地结构优化调整 | 第70-77页 |
·变量设置 | 第71页 |
·约束方程构建 | 第71-72页 |
·构建目标函数 | 第72-73页 |
·模型求解 | 第73-74页 |
·结果分析 | 第74-77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77-80页 |
·结论 | 第77页 |
·建议 | 第77-79页 |
·发挥港口区位优势,调整升级产业结构 | 第77-78页 |
·积极推动产业用地“二次开发”,不断优化用地结构 | 第78页 |
·建立完善以土地产出效益为导向的集约用地激励约束机制 | 第78-79页 |
·不断健全土地市场体系,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 第79页 |
·不断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机制,强化批后监管工作绩效 | 第79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