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构建了符合地方特色的基本农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13页 |
·推进耕地地力调查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进一步应用 | 第13-14页 |
·为分阶段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奠定了基础 | 第14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内涵 | 第18-20页 |
·耕地质量的概念 | 第18-19页 |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概念 | 第19页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概念 | 第19-20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系统工程理论 | 第20页 |
·人地共生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本农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21-26页 |
·总体思路 | 第21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1页 |
·科学性 | 第21页 |
·全面性 | 第21页 |
·独立性 | 第21页 |
·可操作性 | 第21页 |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21-23页 |
·指标选择来源 | 第21-22页 |
·指标选择方法 | 第22-23页 |
·确定评价指标 | 第23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26页 |
第4章 基本农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标准 | 第26-32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6-29页 |
·层次分析法及其实施流程 | 第26-27页 |
·层次分析法具体应用 | 第27-29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29页 |
·单项评价分值的确定 | 第29-31页 |
·合成模型的选择 | 第31页 |
·评价指标单项分值及其综合分值分析 | 第31页 |
·划分基本农田建设区等别 | 第31-32页 |
第5章 湘潭县高标准基本农田阶段性建设研究 | 第32-47页 |
·湘潭县概况 | 第32-36页 |
·地理位置 | 第32页 |
·自然条件 | 第32-3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3页 |
·区位条件 | 第33页 |
·湘潭县土地利用现状 | 第33-35页 |
·灌溉水资源状况及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 第35-36页 |
·湘潭县已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 | 第36-38页 |
·湘潭县基本农田质量评价 | 第38-41页 |
·计算单个评价单元分值 | 第38页 |
·湘潭县基本农田质量评价频率直方图 | 第38-39页 |
·根据分值进行分级 | 第39-41页 |
·湘潭县分阶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 | 第41-44页 |
·优先建设区 | 第41-42页 |
·次优先建设区 | 第42-43页 |
·一般建设区 | 第43-44页 |
·对湘潭县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议 | 第44-47页 |
·先优后劣,大力推进 | 第44页 |
·整合资金,集中投入 | 第44页 |
·着力实施示范县建设项目 | 第44-45页 |
·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