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3-20页 |
1. 材料 | 第13-15页 |
·实验标本 | 第13页 |
·主要试剂及药品 | 第13页 |
·主要试剂盒 | 第13页 |
·主要仪器 | 第13-14页 |
·部分试剂配置 | 第14-1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5-19页 |
·病例选择 | 第15页 |
·麻醉方法 | 第15页 |
·体外循环方法 | 第15-16页 |
·监测指标 | 第16页 |
·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的量 | 第16-17页 |
·黄嘌呤氧化酶法(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 第17-18页 |
·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NOS 浓度 | 第18-19页 |
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 | 第20-23页 |
1: | 第20-21页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20页 |
·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 第20页 |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 MAP、CVP、HR、SPO2 的比较 | 第20-21页 |
2: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比较 | 第21-23页 |
·两组患者血清中 MDA 的比较 | 第21-22页 |
·两组患者血清中 SOD 的比较 | 第22页 |
·两组患者 NOS 的比较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综述 | 第29-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个人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