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丽江古城管理中心为例的纳西民居院落空间营造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纳西院落发展简述 | 第10-12页 |
| ·丽江古城管理中心项目简介 | 第12-13页 |
| ·本文框架结构 | 第13-14页 |
| 2 纳西院落空间组织 | 第14-34页 |
| ·纳西院落空间基本营造要素 | 第14-23页 |
| ·围合要素 | 第14-18页 |
| ·景观要素 | 第18-20页 |
| ·精神要素 | 第20-22页 |
| ·纳西院落营造要素组合分析 | 第22-23页 |
| ·纳西院落平面布局 | 第23-28页 |
| ·一坊房 | 第23-24页 |
| ·两坊拐角房 | 第24-25页 |
| ·三坊一照壁 | 第25-27页 |
| ·四合五天井 | 第27页 |
| ·组合院落 | 第27-28页 |
| ·纳西院落空间组合方式 | 第28-30页 |
| ·轴线对称布局 | 第28页 |
| ·中心对称布局 | 第28-29页 |
| ·串并联式序列组合 | 第29-30页 |
| ·纳西院落功能特点 | 第30-33页 |
| ·场所功能 | 第30-32页 |
| ·生态景观功能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院落空间组织对比研究 | 第34-58页 |
| ·纳西院落空间营造研究 | 第34-38页 |
| ·昆明文明街历史街区院落研究 | 第38-41页 |
| ·安徽桐城皖中民居院落研究 | 第41-45页 |
| ·大理白族院落研究 | 第45-47页 |
| ·院落空间对比研究 | 第47-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4 街巷空间组织分析与街巷空间对比研究 | 第58-73页 |
| ·纳西街巷空间组织 | 第58-69页 |
| ·大研古镇街巷空间组织 | 第58-64页 |
| ·束河古镇街巷组织 | 第64-67页 |
| ·白沙古镇街巷组织 | 第67-68页 |
| ·玉湖村街巷组织 | 第68-69页 |
| ·大理白族街巷空间组织 | 第69-72页 |
| ·喜洲古镇街巷组织 | 第69-71页 |
| ·沙溪古镇街巷组织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5 纳西院落整体营造研究 | 第73-78页 |
| ·纳西村落空间研究 | 第73-76页 |
| ·纳西院落整体和谐研究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6 丽江古城管理中心院落空间研究 | 第78-94页 |
| ·项目图纸分析 | 第78-81页 |
| ·设计方案分析 | 第81-92页 |
| ·项目问题研究 | 第81-82页 |
| ·项目总体布局研究 | 第82-88页 |
| ·项目院落空间营造研究 | 第88-90页 |
| ·项目街巷空间营造研究 | 第90-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 结论 | 第94-95页 |
| 附录1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 图表目录 | 第98-102页 |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103页 |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