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传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15页
 乔仲常与《后赤壁赋图》第8-12页
 学术史综评第12-15页
第一章 《石渠宝笈》的著录及纳尔逊本的递藏第15-21页
 第一节 纳尔逊本与《石渠宝笈初编》的著录出入第15-16页
 第二节 纳尔逊本的递藏反映出的问题第16-21页
第二章 纳尔逊本的时代风格第21-45页
 第一节 纳尔逊本山水结构反映出来的时代风格第21-28页
 第二节 纳尔逊本细节描绘处与宋画特点的比较第28-30页
 第三节 纳尔逊本的人物白描风格第30-35页
 第四节 纳尔逊本的山石形象体现出的笔墨语言风格第35-42页
 第五节 纳尔逊本纸上干笔技法的运用第42-45页
第三章 赤壁赋题材的流行及近似图式的比较第45-83页
 第一节 浅析赤壁赋题材盛行的原因第45-46页
 第二节 宋代—明代的赤壁赋图第46-55页
 第三节 不同版本赤壁赋图像之间的关系兼谈其祖本第55-68页
 第四节 取法版画第68-75页
 第五节 纳尔逊本的制成时间考第75-78页
 第六节 纳尔逊本轶失内容的复原推测第78-83页
第四章 纳尔逊本的赋文书写第83-93页
 第一节 赋文题写位置第83-87页
 第二节 纳尔逊本赋文书风的分析与断代第87-88页
 第三节 纳尔逊本赋文避讳问题考证第88-90页
 第四节 文本角度的研究——“梦二道士”及“夕而登舟”问题考证第90-93页
结语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附录第98-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情感驱动到理性表达
下一篇:圆明之德—《圆明园四十景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