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符号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光生物反应器发展现状 | 第11-17页 |
·敞开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11-12页 |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 | 第12-17页 |
·影响光生物反应器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7-19页 |
·光 | 第17-18页 |
·混合 | 第18-19页 |
·剪切力 | 第19页 |
·计算流体力学(CFD)在光生物反应器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 第19-21页 |
·光生物反应器的优化与放大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CFD模型及混合和受光特性参数分析 | 第23-33页 |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结构尺寸 | 第23页 |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CFD模型 | 第23-25页 |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光传递模型 | 第25-26页 |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混合及受光特性参数分析 | 第26-32页 |
·混合特性参数计算 | 第26页 |
·藻细胞受光特性参数计算 | 第26-28页 |
·混合特性及藻细胞受光特性分析 | 第28-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A类和C类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模拟计算及分析比较 | 第33-48页 |
·150 LA类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模拟计算及分析 | 第33-40页 |
·A类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几何结构和尺寸 | 第33-34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4-40页 |
·1500 LA类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模拟计算及分析 | 第40-41页 |
·150 LC类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模拟计算及分析 | 第41-46页 |
·C类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几何结构和尺寸 | 第41-42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2-46页 |
·1500 LC类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模拟计算及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150L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小球藻光诱导实验验证 | 第48-5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8-49页 |
·藻种和培养基 | 第48页 |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48页 |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小球藻光诱导培养 | 第48-49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通气量对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A0与C0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性能比较 | 第50-51页 |
·A类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性能验证 | 第51-52页 |
·C类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性能验证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初步放大 | 第55-6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5-57页 |
·藻种和培养基 | 第55页 |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55页 |
·反应器类型和尺寸 | 第55-56页 |
·蛋白核小球藻的光诱导和光自养培养实验 | 第56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A类和C类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放大研究 | 第57-60页 |
·宽度(光程)放大对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高度和长度放大对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流体剪切力对小球藻光自养培养影响的初步研究 | 第64-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实验藻种和培养基 | 第64页 |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64页 |
·反应器尺寸 | 第64页 |
·蛋白核小球藻光自养培养实验 | 第64-65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7页 |
·通气量对小球藻光自养生长的影响 | 第65-66页 |
·间歇光照条件下进气速率对小球藻光自养生长的影响 | 第66-67页 |
·连续光照条件下进气速率对小球藻光自养生长的影响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展望与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