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场景下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2 协作多点传输技术概述 | 第16-29页 |
·CoMP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协作集合的选择 | 第17-20页 |
·静态协作 | 第17-18页 |
·动态协作 | 第18-19页 |
·半动态协作 | 第19-20页 |
·协作方案 | 第20-23页 |
·协作调度/波束成型 | 第21-22页 |
·联合处理 | 第22-23页 |
·反馈机制 | 第23-24页 |
·协作范围 | 第24-26页 |
·基本传输方案 | 第26-28页 |
·单用户联合传输 | 第26-27页 |
·多用户联合传输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高速铁路CoMP适用性分析 | 第29-42页 |
·引言 | 第29页 |
·电波传播环境 | 第29-32页 |
·高架桥 | 第29-30页 |
·隧道 | 第30-31页 |
·路堑 | 第31-32页 |
·高速移动 | 第32-33页 |
·越区切换 | 第32-33页 |
·多普勒频移 | 第33页 |
·高速铁路无线信道模型 | 第33-36页 |
·大尺度路径损耗模型 | 第34页 |
·阴影衰落 | 第34-35页 |
·小尺度衰落模型 | 第35-36页 |
·CoMP可行性分析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基于码本的随机波束成型 | 第42-50页 |
·引言 | 第42页 |
·窄带信道下的COBF | 第42-43页 |
·宽带信道下的COBF | 第43-44页 |
·CoMP系统容量 | 第44-46页 |
·遍历容量 | 第45页 |
·中断容量 | 第45-46页 |
·仿真与分析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多小区协作波束成型 | 第50-57页 |
·引言 | 第50页 |
·系统模型 | 第50-51页 |
·性能分析与参数优化 | 第5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6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