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视网膜生理机制的运动目标轮廓提取神经计算模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20页
   ·引言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7页
     ·视网膜的生理功能第9-12页
     ·视网膜视神经机制的数学建模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第12-17页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文章结构第17-20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18页
     ·论文的结构第18-20页
2. 视网膜的目标边缘与轮廓检测机制及模型第20-29页
   ·视网膜目标边缘与轮廓检测生理机制第20-24页
   ·视网膜边缘检测的数学模型第24-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视网膜运动检测的生理机制及建模第29-36页
   ·生物视觉系统对运动的感知及方向的判断第29-30页
   ·阈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第30-32页
     ·阈电位的产生第30-31页
     ·动作电位的产生第31-32页
   ·运动信息的ON 与OFF 通道信号的传递第32-33页
   ·视网膜运动检测的数学模型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4. 基于视网膜亮度与运动通道相互作用的运动目标边沿检测综合模型第36-52页
   ·视网膜的运动通道信息对亮度边沿通道的作用及其建模第36-42页
     ·视网膜运动通道信息对亮度边沿通道的作用方式第37-40页
       ·作用方式一:运动信息作为b(t) 的输出增益信号第37-38页
       ·作用方式二:运动信息作为b(t) 的输入增益信号第38-39页
       ·作用方式三:运动信息作为b(t) 输出的闸门信号第39页
       ·作用方式四:运动信息作为双极细胞输入输出特性θ的控制信号第39-40页
     ·视网膜运动通道信息对亮度边沿通道作用的数学建模第40-42页
   ·视网膜边缘提取和运动检测的仿真研究第42-50页
     ·视网膜各层细胞感受野模板的设计第42-44页
     ·视网膜暗背景提取V 型亮线边缘的模拟实验第44-45页
     ·视网膜中在暗背景下检测运动V 型亮线的模拟实验第45-47页
     ·运动信息增强V 型亮线边缘效果的模拟实验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全文总结第52页
   ·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ARM和DSP的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监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本底调查数据库》数据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