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设计方法研究--以云南映象幼儿园设计为例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及其在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 第16-20页 |
| ·蒙特梭利的主要教育理念 | 第16-18页 |
| ·幼儿自然发展观 | 第17页 |
| ·幼儿成长敏感期 | 第17页 |
| ·感官教育 | 第17页 |
| ·环境教育 | 第17-18页 |
|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在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 第18页 |
| ·研究蒙特梭利对幼儿园设计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 ·蒙特梭利教学法在国内发展适应性 | 第18-19页 |
| ·为设计者提供设计的理论支撑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对幼儿园设计的启发和运用 | 第20-23页 |
|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对幼儿园设计的启发 | 第20页 |
|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在幼儿园设计的运用 | 第20-23页 |
| ·在室内活动单元的运用 | 第20-21页 |
| ·在特色教育用房的运用 | 第21页 |
| ·在交往空间的运用 | 第21页 |
| ·在室外活动场地的运用 | 第21-22页 |
| ·在幼儿园色彩设计的运用 | 第22页 |
| ·在幼儿园建筑造型设计的运用 | 第22-23页 |
| 第四章 蒙特梭利视野下国内幼儿园建筑的现状及分析 | 第23-27页 |
| ·国内幼儿园建筑的现状 | 第23页 |
| ·国内幼儿园建筑的问题提出 | 第23-26页 |
| ·用地面积不足 | 第23页 |
| ·活动单元面积过小、功能单一 | 第23-24页 |
| ·功能用房缺乏 | 第24页 |
| ·交往空间缺乏 | 第24页 |
| ·室外活动场所单调乏味 | 第24-25页 |
| ·缺乏科学的色彩设计 | 第25页 |
| ·建筑造型缺乏幼儿特色 | 第25页 |
| ·存在不安全因素 | 第25-26页 |
| ·室内微环境恶劣 | 第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五章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设计方法 | 第27-49页 |
| ·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设计 | 第28-39页 |
| ·室内活动空间的尺度 | 第28-29页 |
| ·室内活动空间的色彩设计 | 第29-31页 |
| ·室内活动空间布局 | 第31-39页 |
| ·分班活动单元设计 | 第31页 |
| ·活动单元复合空间设计 | 第31-33页 |
| ·室内特色教育空间设计 | 第33-36页 |
| ·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 第36-38页 |
| ·独处空间设计 | 第38-39页 |
| ·幼儿园室内外过渡空间设计 | 第39-42页 |
| ·门厅设计 | 第39-40页 |
| ·走廊交往空间设计 | 第40-42页 |
| ·走廊尺度设计 | 第40-41页 |
| ·走廊空间形态与界面 | 第41-42页 |
| ·室外活动场地设计 | 第42-45页 |
| ·室外公共活动场地设计 | 第42-43页 |
| ·分班活动场地设计 | 第43页 |
| ·绿化及小品建构设计 | 第43-44页 |
| ·驻足观察空间设计 | 第44-45页 |
| ·驻足观察空间 | 第44-45页 |
| ·驻足观察空间设计方法 | 第45页 |
| ·幼儿园安全设计 | 第45-46页 |
| ·无障碍设计 | 第45-46页 |
| ·细部安全设计 | 第46页 |
| ·可控的挫败感空间设计 | 第46页 |
| ·蒙特梭利自然生态观下的微气候设计 | 第46-48页 |
| ·功能合理化 | 第46-47页 |
| ·利用过渡空间 | 第47页 |
| ·主动式能源设计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云南映象幼儿园设计 | 第49-59页 |
| ·项目概况 | 第49-51页 |
| ·区位分析 | 第49页 |
| ·地块周边交通分析 | 第49-50页 |
| ·用地规模 | 第50页 |
| ·设计依据 | 第50-51页 |
| ·设计理念介绍 | 第51-53页 |
| ·功能分区方式 | 第51-52页 |
| ·平面组合方式 | 第52页 |
| ·活动单元布局 | 第52-53页 |
| ·交往层级设计 | 第53页 |
| ·设计方案介绍 | 第53-58页 |
| ·总平面布局 | 第54页 |
| ·功能组成 | 第54-55页 |
| ·交通流线 | 第55页 |
| ·活动单元分析 | 第55页 |
| ·室内交往空间 | 第55-57页 |
| ·活动单元内部 | 第55-56页 |
| ·走廊空间 | 第56页 |
| ·中厅空间 | 第56-57页 |
| ·消防与疏散 | 第57页 |
| ·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 第57-58页 |
| ·总结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