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已有研究的主要观点与不足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 第15-18页 |
| ·粮食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 ·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 第16-18页 |
| 3 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 第18-26页 |
| ·种植面积的发展 | 第18页 |
| ·单产的发展 | 第18页 |
| ·产量的发展 | 第18-19页 |
| ·粮食生产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19-21页 |
| ·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 | 第21-23页 |
| ·粮食生产的技术条件分析 | 第23-26页 |
| 4 河南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 第26-31页 |
| ·模型的构建 | 第26页 |
|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模型的测算 | 第26页 |
|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测算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测算结果分解分析 | 第27-29页 |
|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区域测算结果分析 | 第29页 |
|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区域测算结果分解分析 | 第29-31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1-35页 |
| ·结论 | 第31页 |
| ·政策建议 | 第3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