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混凝强化造粒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1页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第9-14页
     ·好氧颗粒污泥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0页
     ·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第10-11页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第11-13页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第13-14页
   ·混凝强化造粒机理第14-19页
     ·胶体的凝聚机理第15-16页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第16-18页
     ·混凝强化造粒研究现状第18-19页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本课题来源及意义第19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7页
   ·试验材料和运行参数第21-22页
     ·试验装置第21-22页
     ·运行参数第22页
   ·接种污泥及试验用水第22-23页
     ·接种污泥第22-23页
     ·试验用水第23页
   ·混凝剂的选择及其投加量的确定第23-24页
     ·混凝剂的选择第23页
     ·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第23-24页
   ·分析方法第24-27页
     ·污泥形态分析第24页
     ·颗粒污泥理化特性分析第24-26页
     ·COD、氨氮分析第26-2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7-50页
   ·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第27-30页
     ·不同 PAC 浓度下不同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成第27页
     ·不同浓度 PAC 投加条件下反应器中 MLSS 的变化第27-29页
     ·PAC 浓度对污泥含水率及比重的影响第29页
     ·不同浓度 PAC 投加条件下氨氮和 COD 的去除效果第29-30页
   ·混凝强化造粒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其特性研究第30-41页
     ·混凝强化造粒条件下污泥颗粒化进程分析第30-33页
     ·污泥颗粒化过程中 MLSS、SV、SVI、MLVSS/MLSS 的变化第33-36页
     ·好氧颗粒污泥 SEM 分析第36-37页
     ·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第37-39页
     ·颗粒污泥的颗粒强度、比重、含水率第39-40页
     ·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第40-41页
   ·破碎颗粒污泥的重新颗粒化研究第41-44页
     ·破碎颗粒污泥重新颗粒化过程第41-43页
     ·颗粒污泥再形成过程中反应器 MLSS 及 SVI 的变化第43-44页
   ·混凝强化造粒条件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44-50页
     ·氨氮的去除第44-46页
     ·COD 的去除第46-47页
     ·单周期内 COD 的去除第47-48页
     ·单周期内氨氮的去除第48-50页
4 结论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柄扁桃核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技术在建筑给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