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大块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 目录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块体非晶合金(BMG)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 | 第11-13页 |
| ·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 ·氩弧熔炼 | 第13-14页 |
| ·吸铸方法 | 第14页 |
| ·甩带方法 | 第14-15页 |
| ·吹铸方法 | 第15页 |
| ·表征非晶合金体系的热力学参数 | 第15-16页 |
| ·临界冷却速度和临界厚度 | 第15-16页 |
| ·约化玻璃转变温度 | 第16页 |
| ·过冷液相区 | 第16页 |
| ·块体非晶合金的优异性能及应用 | 第16-20页 |
| ·块体非晶合金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 ·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1-23页 |
| ·内生非晶复合材料 | 第21-22页 |
| ·外加非晶复合材料 | 第22-23页 |
| ·金属玻璃的超塑性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过冷液相区内的流变行为 | 第23-24页 |
| ·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 | 第24页 |
| ·金属玻璃的超塑性变形机理 | 第24-2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6页 |
| 第2章 实验方法及理论基础 | 第26-33页 |
| ·实验过程 | 第26-29页 |
| ·合金成分的配制 | 第26页 |
| ·母合金锭的制备 | 第26-27页 |
| ·实验设备的原理 | 第27-28页 |
| ·试样的制备工艺 | 第28-29页 |
| ·微观组织表征方法 | 第29-30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9页 |
| ·量热分析(DSC) | 第29-30页 |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0页 |
| ·电子探针(EPMA) | 第30页 |
| ·试样的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 ·室温压缩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31页 |
| ·高温形变分析 | 第31页 |
| ·实验流程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 第33-42页 |
| ·实验目的和方法 | 第33页 |
| ·吸铸参数的选择 | 第33-35页 |
| ·吸铸功率的选择 | 第33-35页 |
| ·功率保持时间的选择 | 第35页 |
| ·样品结构分析 | 第35-40页 |
| ·DSC分析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铜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42-49页 |
|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42页 |
| ·力学性能研究 | 第42-44页 |
| ·压缩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43-44页 |
| ·压缩断口形貌分析 | 第44-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铜基非晶复合材料的高温形变研究 | 第49-54页 |
|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49页 |
| ·非晶复合材料热力学参数确定 | 第49-50页 |
| ·高温压缩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 ·高温压缩后XRD分析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附表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