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特种塑料论文--特种性能塑料论文

磁性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及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磁性纳米材料第11页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第11-16页
     ·Fe_3O_4纳米颗粒的特性第11页
     ·Fe_3O_4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第11-13页
     ·纳米Fe_3O_4颗粒的制备第13-16页
   ·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与改性第16-19页
     ·磁性纳米颗粒表面改性的目的第16页
     ·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技术第16-17页
     ·影响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化学改性效果的主要因素第17-18页
     ·表面改性效果的评价第18-19页
   ·磁性高分子微球第19-25页
     ·磁性高分子微球性质第19-20页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第20-22页
     ·磁性高分子微球在生物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第22-25页
   ·磁性树脂微球的表征第25页
     ·X射线衍射第25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5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25页
     ·热分析第25页
     ·振动样品磁强计第25页
   ·课题的立意及研究内容第25-27页
     ·课题的立意和目的第25-26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第27-41页
   ·引言第27页
   ·实验部分第27-30页
     ·实验试剂第27-28页
     ·仪器设备第28页
     ·反应装置图第28-29页
     ·实验步骤与流程第29-30页
   ·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中影响因素的考察第30-34页
     ·铁盐总浓度对磁性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第30-31页
     ·熟化时间对磁性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第31页
     ·不同铁盐滴加时间对磁性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第31-32页
     ·恒温时间对Fe_3O_4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第32-33页
     ·搅拌速度对Fe_3O_4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第33页
     ·熟化温度对Fe_3O_4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第33-34页
   ·实验条件的正交设计优化第34-37页
     ·正交优化因素设计第34-35页
     ·正交表设计第35页
     ·数据分析第35-36页
     ·纳米Fe_3O_4颗粒的表征第36-37页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7-40页
     ·XRD分析第37-38页
     ·TEM分析第38-39页
     ·红外分析第39页
     ·VSM分析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Fe_3O_4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第41-52页
   ·引言第41页
   ·实验部分第41-44页
     ·实验试剂第41-42页
     ·仪器设备第42-43页
     ·反应装置图第43页
     ·实验步骤与流程图第43-44页
   ·表面改性对纳米颗粒分散性影响的研究第44-47页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磁性纳米Fe_3O_4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第44-46页
     ·KH-570用量对磁性纳米Fe_3O_4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第46-47页
   ·材料表征第47-51页
     ·XRD分析第47-48页
     ·TEM分析第48页
     ·外分析第48-50页
     ·VSM分析第50-51页
   ·本章小节第51-52页
第四章 磁性大孔树脂微球的制备与表征第52-68页
   ·引言第52页
   ·实验部分第52-55页
     ·实验试剂第52-53页
     ·实验仪器第53页
     ·实验装置图第53-54页
     ·磁性大孔树脂微球的制备流程图第54页
     ·磁性大孔树脂微球的制备过程第54-55页
   ·磁性大孔树脂微球的表征第55-56页
     ·X射线衍射第55页
     ·外光谱第55页
     ·粒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第55页
     ·微观形貌分析第55页
     ·磁含量分析第55页
     ·磁性能分析第55-56页
   ·制备磁性树脂影响因素的分析第56-60页
     ·Fe_3O_4的用量对磁性高分子微球形貌的影响第56-57页
     ·分散剂的用量对磁性高分子微球形貌的影响第57-58页
     ·致孔剂的用量对磁性高分子微球形貌的影响第58-59页
     ·引发剂用量对磁性高分子微球形貌的影响第59-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7页
     ·XRD分析第60页
     ·TEM和SEM分析第60-63页
     ·红外分析第63页
     ·热重分析第63-64页
     ·VSM分析第64-65页
     ·分步提速法与BET分析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aCoO3的基础热力学数据及酸溶解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钛矿型LaMO3(M=Fe,Ni)薄膜及其在碱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