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造山带与造山带花岗岩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1-13页 |
·秦祁结合部位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实验测试方法 | 第16-17页 |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26页 |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第18页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8-26页 |
·西秦岭地区构造岩石地层单位 | 第18-23页 |
·北祁连地区构造岩石地层单位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秦祁结合部位加里东期花岗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 第26-70页 |
·秦祁结合部位加里东期花岗岩研究特征 | 第26-27页 |
·熊山沟正长花岗岩体 | 第27-37页 |
·岩体特征及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29-30页 |
·锆石 U-Pb 年龄 | 第30-31页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31-32页 |
·熊山沟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32-34页 |
·熊山沟岩体的岩石成因 | 第34-36页 |
·地质意义 | 第36-37页 |
·仙坪正长花岗岩体 | 第37-46页 |
·岩体地质特征 | 第37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37-38页 |
·锆石 U-Pb 年龄 | 第38-39页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39-42页 |
·成岩过程 | 第42-44页 |
·仙坪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44-45页 |
·地质意义 | 第45-46页 |
·葡萄园正长花岗岩体 | 第46-57页 |
·岩体地质特征 | 第46-47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47-48页 |
·锆石 U-Pb 年龄 | 第48-49页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49-52页 |
·葡萄园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52-54页 |
·葡萄园岩体的形成温度 | 第54-55页 |
·葡萄园岩体的岩石成因 | 第55-57页 |
·南头河正长花岗岩体 | 第57-65页 |
·岩体地质特征 | 第57-58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58页 |
·锆石 U-Pb 年龄 | 第58-60页 |
·南头河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60-62页 |
·南头河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62-63页 |
·南头河岩体的岩石成因及形成温度 | 第63-65页 |
·秦祁结合部位加里东晚期碰撞-后碰撞型花岗岩的构造意义 | 第65-70页 |
第四章 秦祁结合部位加里东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 | 第70-74页 |
·秦祁结合部位加里东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 | 第70-74页 |
结论及存在问题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0页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第90-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93-95页 |
参与科研项目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