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光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 | 第9-12页 |
·古老的光通信 | 第9页 |
·光电话 | 第9-10页 |
·激光器 | 第10-11页 |
·透镜波导和反射镜波导的光波传输系统 | 第11页 |
·现代光纤通信 | 第11-12页 |
·光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6页 |
·光轨的概念及关键技术 | 第12-13页 |
·光轨网络的优势与不足 | 第13-14页 |
·光轨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现有光轨网络节点结构及性能分析 | 第17-29页 |
·经典光轨网络节点结构 | 第17-19页 |
·节点结构及功能说明 | 第17-18页 |
·节点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双向光轨网络节点结构 | 第19-21页 |
·节点结构及功能说明 | 第19-20页 |
·节点结构分析 | 第20-21页 |
·强连接光轨网络节点结构 | 第21-22页 |
·节点结构及功能说明 | 第21-22页 |
·节点结构分析 | 第22页 |
·集成光轨网络节点结构 | 第22-24页 |
·节点机构及功能说明 | 第22-24页 |
·节点结构分析 | 第24页 |
·网络拓扑光轨网络节点结构 | 第24-27页 |
·基于波长阻塞单元的节点结构 | 第24-26页 |
·基于波长选择开关的节点结构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一种新型的面向网状拓扑结构的光轨网络节点结构设计 | 第29-39页 |
·设计背景 | 第29页 |
·节点结构 | 第29-30页 |
·功能说明 | 第30-37页 |
·光轨交换单元 | 第30-32页 |
·WDM下路单元 | 第32页 |
·解复用器组 | 第32-33页 |
·光纤直通单元 | 第33-34页 |
·复用器组 | 第34-35页 |
·WDM上路单元组 | 第35-36页 |
·光轨交换单元上路/下路 | 第36-37页 |
·节点结构的优势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光轨网络节点结构串扰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9-45页 |
·光轨网络节点串扰产生的机理 | 第39-40页 |
·光轨网络节点中串扰的理论分析基础 | 第40-42页 |
·光轨网络节点中的异频串扰 | 第40-41页 |
·光轨网络节点中的同频串扰 | 第41-42页 |
·光轨网络串扰的评价方法 | 第42-44页 |
·误码率 | 第42-43页 |
·功率代价 | 第43页 |
·相对串扰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光轨网络节点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45-75页 |
·光轨网络节点仿真平台 | 第45-48页 |
·光轨网络节点仿真平台搭建的必要性 | 第45页 |
·光轨网络节点仿真软件介绍 | 第45-46页 |
·光轨网络节点仿真平台的搭建与实现 | 第46-48页 |
·经典光轨网络节点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48-61页 |
·单个网络节点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48-52页 |
·串联网络节点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52-61页 |
·环状光轨网络节点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61-67页 |
·仿真网络的场景设置 | 第61-62页 |
·光轨网络串扰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光轨网络串扰的进一步讨论 | 第65-67页 |
·新型的面向网状拓扑结构的光轨网络节点的仿真 | 第67-73页 |
·仿真系统的场景 | 第67-68页 |
·光轨网络的性能分析 | 第68-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