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蜘蛛丝蛋白的相关研究 | 第9-12页 |
| ·蜘蛛丝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 | 第9页 |
| ·蜘蛛丝的理化性质与机械性质 | 第9-10页 |
| ·蜘蛛丝在基因结构、蛋白质组成上的特点 | 第10-11页 |
| ·蜘蛛丝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 第11-12页 |
| ·哺乳动物的毛发角蛋白 | 第12-13页 |
| ·角蛋白的种类 | 第12页 |
| ·角蛋白基因 | 第12页 |
| ·角蛋白的结构 | 第12-13页 |
| ·角蛋白与羊毛 | 第13页 |
| ·真核生物中的启动子 | 第13-15页 |
| ·启动子的种类和结构 | 第14页 |
| ·RNA聚合酶的种类和作用 | 第14-15页 |
| ·报告基因 | 第15-16页 |
| ·如何选择合适的报告基因 | 第15页 |
| ·报告基因的应用 | 第15页 |
| ·常用的报告基因及其特点 | 第15-16页 |
| ·哺乳动物体细胞 | 第16-17页 |
| ·哺乳动物体细胞的类型 | 第16-17页 |
| ·成纤维细胞 | 第17页 |
| ·基因转染技术 | 第17-18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 2 绵羊毛发角蛋白启动子B2C的活性检测 | 第19-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 ·实验细胞来源 | 第19页 |
| ·实验菌株 | 第19页 |
| ·实验所需试剂及其配制 | 第19-20页 |
|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其购买公司 | 第20-21页 |
| ·实验载体信息图谱 | 第21页 |
| ·实验具体步骤 | 第21-26页 |
| ·绵羊毛发角蛋白启动子B2C在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活性检测 | 第21-26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 ·绵羊毛发角蛋白启动子B2C在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活性检测 | 第26-27页 |
| ·讨论 | 第27-28页 |
| ·本章总结 | 第28-29页 |
| 3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 ·实验具体步骤 | 第29-30页 |
| ·拟蜘蛛拖丝蛋白基因二聚体(2S)的获得 | 第29页 |
| ·B2C-pcDNA3.1-2S的构建及其线性化 | 第29-30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 ·重组质粒pcDNA3.1-B2C的构建及检测 | 第30-31页 |
| ·真和表达载体pcDNA3.1-B2C-2S的构建及检测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本章总结 | 第33-34页 |
| 4 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转染、筛选与鉴定 | 第34-43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 ·实验具体步骤 | 第34-37页 |
| ·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 第34-35页 |
| ·确定合适的G418浓度用于转基因细胞的筛选 | 第35页 |
| ·线性化pcDNA3.1-B2C-2S转染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及其筛选 | 第35页 |
| ·对筛选后的转基因细胞系进行检测 | 第35-37页 |
| ·将转基因细胞进行冻存与复苏 | 第3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 ·原代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 第37-38页 |
| ·确定筛选细胞时最适的G418浓度 | 第38页 |
| ·线性化pcDNA3.1-B2C-2S转染绵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及其筛选 | 第38-39页 |
| ·筛选后的转基因细胞系的生长曲线 | 第39页 |
| ·转基因细胞基因组的检测 | 第39-40页 |
| ·转基因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第40页 |
| ·讨论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附录 | 第49-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